欢迎访问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中青报】调查显示:针对农村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突显

  • 作者:宣传处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3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济南6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一项来自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山东高院)的调查显示,涉及未成年被害人的案件中,农村未成年人占比较大,且年龄偏低,这部分孩子更易成为严重暴力甚至是黑恶势力犯罪的受害者,并且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突显。

  近日,山东高院以山东省近两年千余件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为样本,对侵害农村未成年人案件的情况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样本显示,涉及未成年被害人案件中,在农村、乡镇生活占比为65.9%,平均被害年龄9.7岁,其中一半多农村儿童不满十周岁;就个案而言,年龄在13岁的农村未成年被害人居多。

  随着法治乡村工作不断推进,近两年,针对农村未成年人实施的严重暴力犯罪有明显下降趋势,但一些农村黑恶势力刻意拉拢招募当地未成年人,教唆、引诱其实施犯罪,组织胁迫未成年少女卖淫,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法律严惩。

  在严重暴力犯罪中,农村未成年人常成为案件双方当事人矛盾激化后的无辜受害者。调查显示,因农村邻里纠纷被杀害的未成年人占19.1%;因父母婚恋纠纷(家庭琐事、离婚、一方出轨等)迁怒孩子致死的案件占42.4%

  值得注意的是,熟人作案在针对农村未成年人实施的性侵犯罪中尤为明显。上述调查显示,在农村未成年被害人案件中,67.7%的案件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且大多是熟人作案,有79.1%的未成年被害人与犯罪人相识,23.5%的案件发生在邻里之间。

  尽管拐卖、拐骗儿童案件占比逐年降低,但网络犯罪的特征日益明显,一些犯罪分子在网站上隐匿发布送养”“领养信息,为非法收养儿童提供帮助,非法牟利。调查显示,山东各级法院拐卖儿童案件中,利用网络实施犯罪的比例从2016年占比6.8%上升到2019年的19.8%

  为更好呵护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山东高院创造性开展护航三农工作,充分发挥少年审判职能,严厉打击侵害农村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和黑恶势力犯罪,该从重的依法从重,该判处死刑的坚决处以死刑。其中判处五年以上刑罚的罪犯为41.3%。缓刑适用率为5.4%,比全省刑事案件缓刑适用率低17个百分点。

  同时,加大对农村未成年被害人的司法援助力度。2019年,山东各级法院对30名农村未成年人进行司法援助共计126万元。

  据山东高院副院长傅国庆介绍,下一步,山东高院继续严厉打击侵害农村未成年人的暴力、性侵犯罪和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同时,将建立涉未成年人案件数据库开展深入分析,还将办好针对农村家长和孩子的法治课堂。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