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大众日报】创新机制打造“法卫少年”品牌

  • 作者:宣传处发布时间:2023年07月31日

  

  □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李淑英 报道

  本报德州讯 “阿姨,我最近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您放心吧!”724日,德州市德城区人民法院法官白雪接到未成年学生李某打来的电话,言语中充满谢意。

  李某曾因抢劫罪被起诉,并在看守所服刑。该案审理结束后,德城区人民法院迅速启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联合多部门对李某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原来,李某父母管教方式粗暴,经常对他进行打骂。一系列挫折教育让李某性格偏激,经常逃学,走上了犯罪道路。

  德城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法庭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工作人员迅速介入,一方面安排心理咨询师给李某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对李某父母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在多次沟通协调下,一家人气氛缓和,李某父亲向孩子真诚道歉。当得知德城区人民法院实行“前科封存”制度,不会影响孩子未来学习工作后,一家人喜极而泣。

  德城区人民法院坚持“惩教结合”,筑牢未成年犯罪“防火墙”。2022年以来,依法对9名未成年人依法适用缓刑。坚持寓教于审原则,2022年以来,适用审教结合方式审结的31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所有被告人均现场表示认罪悔罪。成立未成年人司法救助“知止空间”,创新倾听、共情、捕捉、引导“心理诊疗”四步工作法,截至目前,已帮助100余名未成年被告人、被害人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德城区人民法院还积极探索创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机制,打造“法卫少年”司法工作品牌。2022年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确定为司法先议改革试点单位。他们推动职能延伸,织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网”。在运河法庭设立占地200余平方米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通过开展“模拟法庭”等“沉浸式”法治教育,让青少年法治观念入脑入心。构建司法先议机制,由中小学副校长、法治副校长、家委会、学生代表等成员,共同对在校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先行作出法律评定,进行罪错分级,提出专业处置意见,为先议对象制定相应个性化教育措施,并为受害学生提供法律保护、跟踪服务,截至目前,共进行司法先议20余次。

  此外,德城区人民法院联合区政法委、关工委、妇联、团委、教体局、民政局等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为2000余名未成年人及家长提供全方位的家庭教育指导。在辖区内25所学校开设“法律讲堂”,选拔8名优秀法官、法官助理担任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联合相关部门建立“一体化”工作体系,推动解决涉案未成年人复工、复学、就业问题,消除再犯因素。截至目前,帮助4名涉案未成年人融入社会、解决复学问题,全区未成年人犯罪率稳步下降,无再次犯罪情况发生。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