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法院门户网站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党史学习教育
红色山东丨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建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10月30日

  1921年春,在北京、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影响、帮助下,济南进步知识分子代表王尽美、邓恩铭等发起建立了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山东成为全国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六个地区之一。

  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一批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在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就必须像俄国那样,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使其充当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最早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

  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远东局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分局派出由维经斯基、杨明斋等人组成的俄共党员小组来到中国,了解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运动发展情况和推动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他们往来于北京、上海,和李大钊、陈独秀等共商建党事宜。共产国际工作组成员杨明斋是山东人。1901年因家境困难闯关东进入俄罗斯。他在俄国参加了十月革命,加入了布尔什维克,1920年4月作为维经斯基的翻译、参谋和向导回到了祖国。在同维经斯基联络北京、上海途中,杨明斋在济南停留,和济南进步思想界取得了联系,对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起了促进作用。

  1920年6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始酝酿成立,8月,正式成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积极指导各地建党活动。据李达回忆,上海党组织成立后,“首次决议,推陈独秀担任书记,函约各地社会主义分子组织支部”。陈独秀函约“王乐平在济南组织”。五四运动期间,王乐平思想激进,表现活跃,积极支持济南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并亲率山东各界代表团赴京请愿。他还利用省议会发动过弹劾山东督军张树元的斗争,在省内外造成了很大影响。尤其在新文化运动和创办齐鲁书社中,与上海的《新青年》,北京的《曙光》《新潮》等杂志社的负责人都有密切的联系,其间与陈独秀相识,其才干得到陈独秀的关注和赏识。因此,陈独秀在组织各地建党中,选择了济南,选择了王乐平。王乐平接到陈独秀邀约在济南建党的信后没有承担此约,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在了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王尽美和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学生邓恩铭肩上。

  五四运动中,王尽美和邓恩铭站在时代前列,积极投身运动。他们积极参加宣传、演讲、罢课、游行、抵制日货活动,反对卖国条约,在运动中得到了锻炼。邓恩铭还曾代表省立一中出版部到天津南开参观,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发。王尽美的家乡莒县与王乐平老家诸城相邻,他们的母亲相互就很友好,因此,在济南,王尽美经常是王乐平家的座上客。王乐平的齐鲁书社成立后,王尽美、邓恩铭等进步青年经常前去读书学习,接受新文化、新思潮,开阔了视野,思想日益进步。

  按照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要求,王尽美、邓恩铭等人积极联络筹建济南党组织。为广泛吸收进步青年研究革命理论,1920年11月,王尽美、邓恩铭组织成立了一个进步学术团体——励新学会,并在济南商埠公园(后改称中山公园)召开成立大会。齐鲁书社创办人王乐平和北京《曙光》杂志社主要成员王晴霓作为来宾参加了大会。励新学会成立后,积极组织会员和进步青年学习研究革命理论。学会以举行学术谈话会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革命理论的重要途径,并制定学术谈话会简章,要求把每次学术谈话会开得认真、热烈。励新学会创办了《励新》半月刊,王尽美任主编,邓恩铭任学会庶务,总揽会务。《励新》半月刊登载了大量有关山东教育和妇女解放及讨论社会改造问题的文章,通过具体事实,剖析社会,痛斥反动当局的罪恶,抨击社会时弊,启发青年的觉悟。此外,还刊载一些宣传社会主义,鼓动进行社会革命的文章,如第五期发表了王复元来稿,稿中鼓动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同地主、资本家作坚决的斗争。王尽美在编辑该文章后,撰写了《瑞俊附志》,号召工人们起来从资本家手中夺回权利,号召工人中的先觉者投入到工人运动中,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尽传播酝酿的责任”。励新学会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和《励新》半月刊,在济南青年学生中有很大影响,对于推动青年学生进步起了积极作用。励新学会的会员逐渐发展到二三十人,为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干部基础。

  经过王尽美、邓恩铭等人的积极联络筹备,1921年春,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它的建立,为灾难深重的齐鲁人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之一,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摘自《中共山东编年史》第1卷)

  内容来源:“灯塔-党建在线”-山东党校报

关闭

版权所有: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九州中路95号 电话:0537—3413803 邮编:2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