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滕州市人民法院门户网站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三管齐下让“诉调对接”在级索法庭生根结果

来源:   发布时间: 2017年05月25日

    今年以来,滕州法院级索法庭积极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法庭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站,从老教师、老干部中选任2名特邀调解员驻庭值班,在部分村居设立诉调对接工作室,村干部担任司法联络员,构建了全面覆盖、无缝衔接的诉调对接机制,共调解各类案件60件,让辖区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司法便民的实实在在,纠纷化解的高效便捷。

家事纠纷靠前调解

    费某与盛某均系再婚,婚后盛某疑心很重,经常无端猜忌费某,费某实在无法忍受,故诉至法庭请求离婚。“对于家事纠纷案件,我们不能单纯追求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非此即彼泾渭分明的裁断,更应该彻底化解当事人之间的感情矛盾。” 按照庭长马勇的想法,级索法庭积极探索家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把诉前调解作为家事纠纷立案受理的前置程序,尽可能帮助当事人恢复情感、消除对立。

    收到费某的起诉材料后,级索法庭当即将案件移交给驻庭调解员。调解员第一时间联系盛某,第二天便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中,费某列举了盛某一些无端猜疑的错误做法,盛某也一一予以承认。看到时机成熟,调解员便苦口婆心、春风化雨的对盛某进行思想教育,盛某当场表示改正并写下了保证书,费某也同意给盛某一次机会,一起离婚纠纷就这样被及时化解在了诉前,了了当事人的心结,更挽救了一个家庭。截止目前,级索法庭诉调对接工作站诉前调解家事纠纷49件,调解成功18件,有效维护了家庭的和谐稳定。

村居建站及时调解

    级索法庭以村居诉调对接工作室为依托,选任群众威信高的村干部驻点工作,对发生在基层的矛盾纠纷,由驻点调解员先行调解,需要法庭协助的,及时与法官联系,共同开展矛盾化解工作,使矛盾纠纷不出村就能随时随地得到解决。王某曾是供销社的临时工,去年因年纪大被供销社辞退,仅给2000元作为补偿,王某一时无法接受,想要讨个说法,但又不知找哪个部门解决。不知如何是好的王某来到该村的诉调对接工作室,向调解员龙敦珂详细倾诉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龙敦珂耐心倾听了王某的诉说,真诚地进行了思想疏导,平复了王某的情绪,然后立即与级索法庭的法官联系,寻求依法解决问题的途径。马勇庭长了解情况后,当即赶到该村,告知王某该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应先走劳动仲裁程序,不能直接打官司。“现在我心里有底了,如果不来咨询一下,不知还要走多少弯路呢。”王某感激地说。

    小小的诉调对接工作室除了负责调处涉及本村的民间纠纷外,法庭受理的案件也可委托其调解,名副其实的“点小力不小”。如今,级索法庭已相继在7个村(居)成立调解室,建立起覆盖整个辖区、独具特色的调解网络。

协助送达助推调解

    在审理魏某与赵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作为被告赵某抵触情绪比较严重,送达时多次拒接电话,导致文书难以送达。“我认识赵某的父母,知道他家在哪里,我和你们一起走一趟。”驻庭调解员赵逢各主动请缨。到了赵某住处,大门紧闭,赵逢各打通了赵某电话,“说来咱们还是亲戚呢,老魏告你自然有他的道理,如果你有委屈,咱跟法官当面说说,躲避可不是长久之计呀!”经过调解员的一番劝说,赵某消除了抵触情绪,开门与法官见了面,主动签收了法律文书。不仅如此,调解员还与赵某做了沟通,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后对其进行劝导,帮助他正确看待诉讼,积极到庭应诉。就这样,不仅文书被成功送达出去,还为该案今后的调解工作埋下了伏笔。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体会到了调解员参与送达的好处后,级索法庭充分发挥其“接地气”的天然优势,将他们整合到文书送达队伍中来,开启了法庭“借人”送达的模式。“一方面,调解员来自一线,熟悉本地人的生活踪迹,了解辖区群众去向,当事人的抵触情绪也会降低,能够极大的提高送达效率;另一方面,经过诉前调解,调解员对案情掌握清楚,借助送达契机再次与当事人沟通,为今后案件的庭前调解做足工作,可谓一举两得。”庭长马勇说到。今年以来,该庭共“借”用调解员送达应诉文书30余人次。

关闭

版权所有:滕州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2345678号

地址:滕州市北辛中路2566号 电话:12368 0632-5388999 诉服电话:0632-538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