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薄薄丁
  • 作者:研究室发布时间:2015年07月30日

薄薄丁

张延刚

  薄薄丁,又名婆婆丁、地丁、蒲公英,一种随处可见的普通植物。或许自以为天生薄气,或许预知生在田地里必然被铲除的命运,亦或是自信“英雄不问出处”,薄薄丁选择路旁山坡、地头坝下安家,随意安适。这些地方大都土薄地硬,人畜踩踏,乱石叠压,杂草丛生,薄薄丁需扭曲身子挣扎着向上才能争得一点阳光。既便如此,薄薄丁丝毫不为所变,坦然而倔犟的活着。

  薄薄丁算得上是节气的先觉者。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大地刚冒出点似有似无的绿意,薄薄丁就急不可耐的探出头,而且是叶子带着花苞一块拱出地面的。它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长葶开花,由于水脉全供在了花上,叶子长不开,一幅瘦筋筋的样子。相比之下,那花就显得硕大夺目,如同一张张金灿灿的笑脸,给大地带来热闹和喜气。

  薄薄丁的叶子紧趴在地面上,呈莲座状四散铺开,下面是直挺挺的圆锥状老根,如同一枚钉子狠狠的锲在地上,怪不得叫它地丁呢。

  当地的薄薄丁有两种,只在叶子上有所区别。一种叶子较小,状如锯齿,当地人叫花叶子。叶子基部渐窄成叶柄,顶端裂片渐大,呈三角形,叶柄常带褐红色。这种薄薄丁主要生长在地头路边土质较硬的地方,很容易见到。另一种为长圆大叶,锯齿极为细小。这种薄薄丁一般长在坝堰下斜坡背阴地方,叶子呈青绿色。或许是长在乱石杂草丛中需争取阳光的缘故,叶子全向上生长而不是贴着地面。倘若肥水充足,叶子又肥又长,整株薄薄丁就象一棵大菠菜。

  秋天还有一茬薄薄丁,与春天不同,秋天的薄薄丁不再那么性急,开花慢,生长时间长,叶子也较大,霜降后没有那么重的苦味,吃起来也更有味。

  薄薄丁性甘、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消炎利尿等功效,是一味常见而珍贵的药材。薄薄丁的叶子中富含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和维生素,是营养丰富的特种蔬菜。另外,薄薄丁还有美容和美化环境的作用,真可谓浑身是宝。

  时下虽有人专门种植薄薄丁,许多人还是到田间地头去挖野生的薄薄丁。或图方便,或为功效,或为换俩零花钱,亦或只是消遣。

  挖薄薄丁要用间菜苗用的小铁铲,采药的村民多用镢头,为的是把根全刨出来。薄薄丁很好找,小黄花就是它的标志,老远就能看得着。不开花的时候就到山脚下或河沟旁的地头坝堰,一找一个准。薄薄丁喜欢群居,总是成片生长,发现一棵再四周寻么寻么,总有收获。挖的时候先用铲子拨开草丛,剔除碎石,用铲子的一个尖儿对准根部斜向下用力,一棵薄薄丁就出来了。抖掉泥土,剔除杂草碎屑,把叶子擗下来放袋子里,接着寻找下一棵。挖薄薄丁算是比较悠闲的活,如果没什么功利的想法,可以说是一种享受。美中不足一是有些生手不会用铲子,手会被磨出水泡。再就是薄薄丁的叶子和根会分泌乳白色的胶状物,和泥土混在一起,黑乎乎的粘在手上,洗手的时候稍费些力气。

  薄薄丁嫩苗可生食,可凉拌,亦可炒熟吃,还可与其他菜肴配伍,烹制成各种佳肴。吃之前要把薄薄丁放入清水浸泡,用手轻轻抄起,放进竹筐里控水,然后换水再洗。洗的时候切忌揉搓,这样会伤到叶子,即不好看也影响口味。

  薄薄丁控干水后就可蘸酱生吃,这种吃法最大程度保持了薄薄丁的营养和功效,但多数人受不了它的口味,苦的直咧嘴。吃习惯了,也就觉不出苦,反而会嚼出淡淡的香--自然界野生植物特有的香。

  另一种吃法是凉拌。坐锅烧水,水开后将洗净的薄薄丁放进锅里一焯,迅速捞出过凉水,然后放进冷水里泡一会儿。捞出后控水,放入盘中,浇上蒜泥、食盐、鸡精、香油、橄榄油调成的汁,用筷子拌几下,一盘青绿诱人的消暑佳肴就成了。

  薄薄丁还有一种家常做法是烀豆糁子。将焯过的薄薄丁放在冷水里浸一夜,漂去苦味。做的时候先坐锅加热,将舂碎的花生放入锅中翻炒至金黄色,有香味飘出,倒入切好的薄薄丁,翻炒几个来回,让其充分融合。然后加水适量,倒入豆糁子,烀炒至熟,出锅前放入盐和少量辣椒即可。

  薄薄丁还可以泡茶喝,有消炎祛火之功效。身体上火不适,村民就刨几棵薄薄丁泡着喝,比吃药管用。过日子细发的人则会在下地时顺便挖些薄薄丁,洗净控干,放阴凉处晒干或者放入锅中翻炒后晾干备用。赶上有谁患了类似毛病,抓点用开水一泡,喝了立马见效。

  薄薄丁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花罢成絮,顺风飘飞,随遇而安,虽落瘦薄之地,亦可茁壮成长。耐旱耐涝,不畏顽石,敢与杂草抗争。它的功效绝不止于滋养身体消除病症,亦能强壮人的精神和灵魂。

  走进田野,看看那些薄薄丁吧。

  (作者单位:北庄法庭)

关闭

版权所有: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法院府前路5号 电话0632-8811031 邮编:27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