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法院 http://zbzdqfy.sdcourt.gov.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院风采
【强院有我大家谈】甘做一粒法治进程路上的铺路石
  • 作者:张店区人民法院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7日

5

    我叫冯峰,目前负责的是民事案件审理辅助工作。从2006年正式进入法院工作算起,我已经工作了十五个年头了,入院以来,我一直工作在业务一线,司法改革后继续从事送达、保全、庭前质证、庭前调解等司法辅助工作,多次被评为 “优秀共产党员”。

在我看来,协助办案时着眼从案件受理后的送达保全一直到结案后的整卷、归档的整个审判流程,哪个环节都不能出纰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工作被动或失误。工作无大小,都应扎实去做,不偷懒耍滑,司法为民这四个字都是一点点干出来的。

不了解法院工作的人,都以为法院很容易很高光,对法院工作一知半解的人,又会认为法院工作不过如此。而真正从事过法院工作的人才会理解,这是一份考验智商情商,拼脑力加体力的工作。在我办理的一个某合伙纠纷案中,案件标的额虽然不大,但提供的证据有几千页,后续的鉴定材料就满一个A4纸箱,双方对立情绪严重,质证过程中多次发生争吵,由于缺少法律知识,当事人的发言过于口语化。面对这块“硬骨头”,我精神高度集中,质证一边查看笔录保证记录准确,一边对当事人进行释法工作,同时对其进行耐心的开导、劝解,这次庭前质证从下午两点持续到晚上七点,经过5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我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较好的完成了任务。

案件开庭前,部分工作需要我们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工作,这一过程中被人录音、录像已经屡见不鲜,当事人还经常要求我们指导其进行举证质证、判断证据的效力、提前透露审判结果等。某合同纠纷案中,原告的代理人系其母亲宋某,其急于维权但对法律规定又不甚了解,自立案之日起便开始不停的打电话询问案件进度,期间反复要求指导其应提供哪种类型的证据、判断证据是否有效以及预测案件结果等,宋某的电话非常频繁,也不分时间场合,给我造成了困扰,但是换位思考,确实可以理解其心情,为当事人解疑答惑也是我们分内的工作,我告诉自己,司法为民不应该只是口号,要切实的体现在每个案件中,于是宋某的每一次来电我都接听,耐心倾听解答疑问,有时直接将法律法规的条文读给她听并解释缘由,对不合理的要求也予以拒绝,最终原告的诉求得到了支持,宋某也对我表示感谢,对法院工作表示支持。

石头,坚硬、执着,几千年来,经历风吹日晒、雨淋霜打,不论是沉没在戈壁荒漠,还是做建筑的根基;不论是当铺路石,还是被人们称作“玉”而价值连城,都不忘初心,本色如故。作为一个学习法律出身并有幸能够从事这份工作的人,法治永远是我的信仰和追求,我希望自己能做一块石头,在实现法治的这条道路上填个坑,让这条路平一些,让人们走的踏实些,虽平凡,但也无悔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