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人民法院院长 吕兴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我院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区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在区政府、区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牢牢把握“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以创建“公信法院”为抓手,以“质量、效率、创新”为主线,以“纪律、作风、能力”为重点,突出审执主业,强化审判管理,狠抓队伍建设,提升司法保障,全面完成了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突出审判执行主业,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严格公正司法,“高快好省”办案。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4052件,审(执)结3928件,结案标的额8.88亿元。
严厉惩治刑事犯罪,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审结各类刑事案件220件,判处罪犯353人。认真贯彻“宽严相济”政策,从重从快审结抢劫、重伤、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严厉惩处传销、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严重经济犯罪,71名罪犯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确有悔罪表现、罪行轻微的初犯偶犯从轻或减轻处罚。推进恢复性司法,加大刑事自诉案件、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力度。妥善审结6起物流公司侵占货款案,为403名经营户追回损失170余万元,有效化解多起群体上访事件。
妥善调处民商纠纷,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坚持民生优先,着力化解矛盾,审结民商事案件2426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妥善调处医疗、住房、劳动争议及婚姻家庭等案件763件;突出服务三农建设,保障城乡统筹发展,审结土地承包、流转、拆迁补偿安置等案件136件;依法调节经济关系,审结金融、买卖、承揽等商事纠纷861件;积极应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审结民间借贷案件666件。依法审理嘉周化工有限公司破产案,妥善化解连锁风险,破产程序稳步推进。
有效化解行政争议,推动行政管理创新。坚持依法支持和有效监督并重,强化行政争议协调和解工作,妥善化解各类行政纠纷。特别是对涉及发展大局、民生、安全生产等案件,加大依法支持力度。执结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案件151件,组织开展“送法进机关”12次,支持、促进依法行政。
强力破解执行难题,努力实现胜诉权益。执结案件956件,标的额2.89亿元。加强立、审、执衔接配合,加大财产保全力度,强化执行风险告知,夯实执行基础。创新执行工作方式,加大财产查证力度,采取公告督促、财产申报和限制高消费等措施,力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完善执行威慑、快速反应机制,穷尽查封、扣押、拍卖等强制措施,依法制裁规避执行行为。对34名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实施拘传、拘留措施。
二、积极拓展司法职能,能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服务项目建设,着力护航经济发展。制定《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幸福周村建设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意见》,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年”活动,深化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项目)制度,突出对骨干企业、重点项目的司法支持,加大对特色园区、文化品牌的扶持力度。按照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有利于保护企业生产经营、有利于推进项目建设的原则,优先受理、审理、执行涉企案件873 件,从区外追回资金1.25亿元。
深化群众满意工程,提升为民司法水平。强化群众观点,加强立案、信访、法庭窗口建设,实行诉讼引导、立案审查、咨询解答、诉前调解等“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行使诉权。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为困难群众缓减免诉讼费54.5万元。扎实推进职权配置优化型、为民服务便捷型、公信司法满意型“三型”法庭建设,完善“法庭、法官便民工作站、法官社区联系点、司法联络员”四位一体便民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528次,入户调解、进村开庭364次,快立、快审案件1052件。
坚持固本强基维稳,助推社会管理创新。积极参与“法治周村”建设,组织党员进社区、“第一书记”包村、“万人下基层”面对面化解纠纷等活动。开展“六五”普法活动,走进学校、部队、园区、村居提供法律服务。推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强化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促进纠纷多元化解决。
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深入开展“无上访法院、无上访法庭、无上访法官”活动,建立信访风险评估、责任倒查等制度,坚持院长、庭长值班接访、带案下访、当事人约访,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重信重访、非正常上访的案件,定领导、定责任、定方案、定时限、包调处,做到事要解决。共接待群众来访112次,处理来信24件。完成了十八大等特殊期间的信访维稳任务。
三、创新审判管理机制,着力提高案件质量效率
强化质效监控。建立数字化审判管理平台,把所有案件纳入流程管理,强化系统控制,突出节点管理,对案件进展实时跟踪。建立“三调度一汇报”制度,每周一次庭务会、每月一次单项工作调度会、每季度一次全院工作调度会,对案件质效层层调控;审委会定期听取执行、民事、商事、刑事、行政、审判监督专题汇报,逐项调控。案件结案率、实际执行率明显上升,上诉率和发改率全市法院最低。
规范司法行为。强化诉讼引导,实行诉讼风险、诉讼程序、举证责任一次告知,减轻当事人诉累;规范诉讼活动,细化立案、调解、庭审、执行标准,统一裁判尺度;严格执行《法官行为规范》,强化司法礼仪,从一声问好、一杯热茶、一次倾听等“小事”做起,在全院倡导“小为风尚”,用规范周到的服务彰显司法公正文明。省市法院简报、《山东法制报》、《人民权利报》对此做了报道。
创新司法方法。以“终结纠纷、案结事了”为目标,加强判前评断、判后释法、辨法析理,引导当事人自觉服判息诉;充分发挥调解优势,推行“四零三级”调解法,即申请调解“零拒绝”、诉调对接“零缝隙”、预约调解“零假日”、上门调解“零距离”,对重大、复杂、疑难和具有信访风险的案件,实行承办法官、庭长、分管院长三级调解,有效防止了矛盾激化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民商事案件调撤率64.7%,一审服判率为96.6%。
提升司法保障。坚持节俭建院、科技强院,立足“庄重、简约、合规、实用”,扩建审判综合楼,建成多功能立案服务中心、信访大厅、调解室、科技审判庭,实现了庭审同步录音录像、电子证据当庭展示、庭审记录同步显示。大力加强网络办公系统、电子档案系统建设,管理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四、强化干警素质建设,打造公正廉洁过硬队伍
全面加强思想建设。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着力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中层干部执行力建设,认真组织“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人民法官为人民”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争做有理想、有品格、有知识、有智慧、有纪律的“五有”干警活动,全院呈现出积极进取、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大力提升司法能力。推行人才强院战略,鼓励干警参加业务学习和在职深造。认真组织审判实务研讨、重点案件讲评、法官教法官等活动。广泛开展案件庭审和裁判文书“两评查”,对所有案件的庭审活动和裁判文书进行随机抽查、现场讲评,着力提升广大法官的办案能力。涌现出22 名结案超百件的办案能手。
强化廉政教育监督。开展“为民清廉、公正司法”集中教育,认真学习各项党纪条规,组织法官职业道德考试、重温法官誓词、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严格执行最高法院“五个严禁”等规定,确保队伍不出任何问题。
五、自觉接受领导监督,提升公信法院创建水平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更加自觉地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下开展法院工作,紧紧依靠党委、人大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完善干警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2”联系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观摩庭审60人(次);认真办理党委、人大交办事项14件,报送工作信息67篇(条)。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实现阳光司法。认真贯彻司法公开规定,做到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六公开;加强人民陪审工作,36名人民陪审员陪审案件499件。推行“一案三卡”,向案件当事人发放《案件流程管理卡》、《诉讼风险告知卡》、《案件回访卡》,定期举办“法院(法庭)开放日”,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立公信。
2012年,我院工作整体推进、科学发展,相继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法院集体二等功、全市实施固本强基维稳工程先进集体、创建“公信法院”先进集体等9项集体荣誉,12个内设机构、40余人(次)受到最高院、省市法院、市区党委政府的表彰。
借此机会,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法院工作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新型、疑难案件增多,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干警的司法能力、执法规范化还需不断加强,案件质量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人难找、物难查,涉执信访压力大,执行联动机制建设亟待健全完善,执行管理尚需进一步强化;个别干警的纪律、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周村的重要一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区法院将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区工作中心,全面落实“项目为纲、民生优先、实干当先”工作总要求,牢牢坚持“质量、效率、创新”主线,深化提升“纪律、作风、能力”三项软实力,着力构建“廉政、安全、信访”防范体系,突出抓好“审判流程、执行管理、司法规范化”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公正高效廉洁为民司法水平,为建设“富而强、精而美”的幸福周村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具体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能动司法,服务科学发展。强化服务大局,坚定不移地接受区委领导和人大监督。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创新司法方式方法,提升案件质量效率,依法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崛起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二是为民司法,保障民生诉求。妥善审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案件,不断完善司法便民利民长效机制,重点在群众关注的执行、信访和廉洁问题上下功夫,切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三是拓展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充分发挥司法的保障、引导、推动作用,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健全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和诉讼诚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四是创新机制,提升审判管理水平。强力推进审判流程、司法规范化、安全保障机制建设,细化标准、强化管理、畅通监督,确保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五是从严治院,打造品牌法院队伍。坚持文化兴院、公信立院,突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从严教育、从严管理,着力提升干警“纪律、作风、能力”三项软实力,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法院队伍。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我院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定信心、创新实干,努力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富而强、精而美”的幸福周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版权所有:淄博市周村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新建东路205号 电话:0533-6165607 邮编:2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