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集

《人民法院报》:让当事人在法院感受家的温暖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04月30日

  让当事人在法院感受家的温暖

  ——招远法院以“四家工作法”改进司法作风

  载2013.11.12《人民法院报》第8版 通讯员:旷翔宇

  

  2013年,招远市人民法院党组力推改进司法作风的“四家工作法”,力求让当事人在法院感受到家的温暖。

      “家人”——对当事人的角色定位

      一名犯盗窃罪的聋哑人,在庭审后向审判长郭蓉竖起大拇指表示感谢。因为法官从特殊教育学校请来手语翻译老师跟他一次次交流、以关怀打动了他,才使得他从拒不配合到主动认罪,最终获得了宽大处理。

      给当事人以“家人”的尊重和关怀,站在对待“家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把关爱、倾听、理解、体恤等美德融入到司法过程,用当事人认同的态度倾听诉求,用当事人认可的方式查清事实,用当事人易于接受的语言诠释法理,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化解纠纷。招远法院推出的一系列贴心举措,使得司法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明显增强。

      “家书”——对当事人来信的属性定位

      刘某,是一起因被执行企业营业执照吊销、账目被接管部门封存审计而搁置的执行案件的执行申请人,今年八月,刘某以儿子考上大学没钱交学费为由,给招远法院院长彭桂东写了一封信。几天后,他收到了招远法院执行局从救助基金中为他申请的6000元“救急”学费,并在法院的积极协调下,最终与企业接管部门协商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刘某为此深表感谢。

      在招远法院,当事人的信件、来访反映的情况、电话投诉、网上邮件投诉、走访回访过程中反映的问题等均被划入“来信”范畴,每一项都有专人登记、交办、督查、反馈,有“五卡”即来信来访登记卡、事项转办卡、领导接访登记卡、事项督办卡、问题处理及责任落实反馈卡备查。

      “家事”——对当事人诉求的属性定位

      今年,该院制定了《便民十六条》措施,推广网上审查立案、巡回审判、预约办案等方式,方便群众参与诉讼;开通了网络查询系统,为当事人参与诉讼、监督诉讼提供便利;向当事人同步告知案件进展的相关信息,争取理解和配合。

      构建涉诉信访工作源头预防、全过程规范、多元化解决机制,实行“首问负责制”和“信访责任终身制”;在落实司法救助的基础上,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以低保申请、困难补助等方式帮扶救助困难涉诉信访群众。

      “家业”——对审判执行工作的属性定位

      该院把为当事人化解纠纷、实现合法利益、解决实际困难当做“家业”来做,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及时、彻底解决。每一件涉民生案件的审理、执行,都努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加大案件调解力度,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穷尽执行措施,严厉制裁拒执行为,实行“陪执员”参与执行机制,建立内外联动机制,全面提高执行工作效能,让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实现。

      循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招远法院在做好群众工作、密切与群众联系、真正让群众信服认可司法工作上下大功夫、下大力气,取得了明显成效。2013年前三季度,案件服判息诉率94.55%,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民商事案件调撤率74.4%,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新增信访案件为0;对230件案件当事人回访反映全部为“满意”;辖区环境评议的名次第一次进入了前10名。


关闭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通世路1号 电话:立案(0535)6676002 信访(0535)6250847 纪检监督(0535)6676110 邮编:264000

版权所有: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