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党建文化

我要学党史(一百七十七)| “小萝卜头” 狱中的老师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11月20日

士英雄罗世文的故事,他是“小萝卜头”  狱中的老师,他是大盐商家的“少爷”,也是小说《红岩》中,英雄许云峰的  人物原型,他是英勇坚定的革命者,令人胆寒的死牢,是他继续斗争的战场,他也是  满腔柔情的赤子,他就是 罗世文,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罗世文写了这样一句话,“坚决反对分裂,要求一致抗日,这样有力的誓言,“如不能团结一致,抱定决心 用一切的力量,去歼灭敌人,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要被他割裂断送  沦胥以尽,使我们的人民,永远的遭受  奴隶的惨祸”这是他在狱中  写的一段话。

1940年下半年,态度坚定的  罗世文,被押解到贵州的  息烽监狱,那里被特务们 称为“死牢”,关进来的共产党员,没有活着出去的,但这座  令人胆寒的死牢,却成了罗世文的新战场。

同时 被关押在息烽监狱的,有个叫  送振中的孩子,从襁褓中就随父母入狱,他更广为人知的名字 叫“小萝卜头。

从他身上,罗世文看到了革命的希望,“我们干革命 就是为了砸烂 旧世界,建设新中国,新中国靠谁来建设,要靠我们的 下一代,小萝卜头’。

6岁的“小萝卜头”,已经到了 要上学的年龄,但 高墙铁窗,把这件 再平常不过的事,变成了奢望,学养深厚的 罗世文,主动当起了他的国文老师“我是一个好孩子,我爱中国共产党”这是罗世文教给“小萝卜头的 第一句话“小萝卜头”跟着他来回念,直到把这十四个字,都能默写下来,每天早上罗世文都会站在牢门口 等着小家伙的到来,后来他们一起被转押到重庆的渣滓洞,课程也从未中断。

罗世文重情,他悉心教导“小萝卜头”,对其他同志、难友,也关怀备至、体贴入微,难友得病,他嘘寒问暖、精心护理,他对母亲也怀着一片深情。在被压往南京的最后一刻他给党组织写下了最后一封信,“据说将押往南京,也许 凶多吉少,决绝面对一切困难,高扬我们的旗帜!老宋处 尚留有一万元 望兄等分 用心绪尚宁,望你们保重,奋斗!”,信中所说的老宋,是“小萝卜头”的父亲,共产党员宋绮云。

和学生失约的  那个早上,42岁的罗世文,在重庆松林坡  英勇就义,这一纸号召,一封绝笔,被狱中的同志们 悉心藏好,解放后从牢房里带出这位在铁窗里,度过生命最后六年的 共产党员,没有留下后代,也没有留下多少遗物,但牢房里的这两页纸,字里行间,闪耀着经久不息的光辉,罗世文烈士的一生,是救国救民,不懈追求、英勇战斗的一生,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披荆斩棘,艰难向前历程的一个缩影。

关闭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建立镜像,转载需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Copyright@2013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