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奉献光热,点亮司法和谐的蓝天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05月16日

        奉献光热,点亮司法和谐的蓝天

  ——“责任法官”王永健同志事迹材料

  王永健,男,1958年5月7日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烟台开发区法院立案庭负责人。

  在开发区法院工作的十六个年头里,除了从事六年审判、执行工作之外,我有将近十年时间在立案庭负责工作。立案庭担负着审查立案、诉前调解和信访工作三项基本职能,是法院的窗口服务单位,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对司法文明和司法和谐的认同。立案庭的工作非常地繁琐枯燥,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来访群众,随时都要处理各种应急突发事件。望着来访群众一双双渴望和焦急的眼睛,我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地懈怠和放松,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打铁先要自身硬,作为老同志要当好排头兵

  1994年从部队转业到法院时,自己已经37岁了,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尤其是从事立案信访工作之后,业务范围牵涉到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还要应对各种疑难复杂问题,需要有较为全面的法律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从当上法官那一天起,我就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继承从部队里带来的顽强毅力,咬着牙学完了全部大学法律课程,阅读涉猎了几乎所有的常用法律法规。并坚持边学边干边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在工作中积累经验,通过六年的审判和执行工作磨炼,自己从一个门外汉成为同事们认可的“行家里手”,弥补了业务能力方面的短板和不足。

  作为一名老同志和部门负责人,我非常注重严格要求自己,为年轻同志和庭里同志做好表率作用,努力形成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时刻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和言传身教,感染和影响身边的人。同时,注意发挥一岗双责的作用,带好自己的兵,管好庭里的事。在我的带动下,立案庭业务学习蔚然成风,纪律作风明显转变,我个人和分管部门多次被上级立功授奖,还获得了开发区“文明服务窗口”称号。

  ——群众利益放心间,服务老百姓要甘作孺子牛

  “法院无小事”,每一个踏进法院大门的人,都是带着纠纷甚至怨气来的。作为法院的窗口服务单位,对待群众要像春天般地温暖,将心比心理解他们的难处和诉求,设身处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我时刻记得这样的一句话:很多人一生也许只有一次踏进法院的大门,但他会把对法律的印象和法院的形象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因此,转变社会对法院和法官的偏见,每一个法律工作者都负有义不容辞地责任。作为立案信访窗口的法官,更需要从点点滴滴的细节做起。

  擦亮窗口,立案接访和风细雨。围绕创建文明窗口活动,我注重从着装、仪表、言谈举止、服务态度等方面规范窗口服务工作,消除当事人对法院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对涉案农民工和其他特困群体开设优先立案窗口;对有特殊困难的当事人采取电话预约立案、预约接待等多种形式,提高服务质量,减轻群众诉累。要求全庭干警开展微笑服务活动,倒一杯水,让一次座,道一声好,切实让群众感觉到贴心的温暖;坚持首问负责制,完善诉讼告知和风险提示,能一次性解答的问题尽量不让群众多跑路,就是这样一件件的便利利民措施的落实,赢得了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和理解。

  做好立案信访工作,首先要把握好当事人的心理,当事人到法院来打官司,往往带着对公正的期待,也带着一种怀疑甚至愤懑的态度,理顺当事人的情绪至关重要,耐心地倾听当事人的诉说,是法官应有的一种包容,也是法官应有的一种智慧。打开当事人的心结,要学会苦口婆心地和当事人交心,使当事人在交流中感受到法律的关怀和法官的尊重。正是因为日复一日地倾听和诉说,磨练了自己的性格,使自己能够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和责任心,在尊重别人的同时,我也赢得了群众的尊重。

  ——关键时侯冲得上,解决老问题要趟开新路子

  立案庭不仅把着诉讼立案的关口,而且还把着信访工作的关口,对待来信来访的群众,更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用堵的办法,只能用疏的办法,犹如洪水治理不好随时可能爆发。很多应急突发事件,都发生在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或凌晨夜晚,不论是什么时间,不论是否涉诉案件,只要情况需要,我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全力以赴地投入到问题解决之中。近年来,仅半夜赶到现场处理的企业和职工之间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就有4起,涉案职工多达四五百人,通过连夜采取保全措施,阻止企业转移财产,避免了这些事件演化成群体性上访事件。

  很多信访案件都是疑难复杂和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有些案件长年累月来信来访,形成了缠访和缠诉。解决这些老问题不能仅靠老办法,要创新信访工作机制,找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面对日益复杂的新形势,我积极推行以稳定为前提的“敏感性”案件处理机制,强化领导包案、责任倒查、依法纠错三项制度。按照归口管理、分工负责、分兵把守、分头反馈的原则,积极推行信访流程化管理改革,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诉信访案件。通过这些有力举措,不仅新收案件实现了“零上访”,而且有效化解了大量的信访老案。

  回首十年来的立案信访工作经历,有说不完的感慨,酸甜苦辣样样都有,自己深深感觉到,只要有一颗爱心,有作为法官的良知,有敢于负责的信念,坚持以人为本,崇尚法律至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会赢得当事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这次能够当选“责任法官”荣誉称号,是对我十年来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以对组织感恩的心态,加倍努力工作,以最大的热忱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关闭
版权所有: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衡山路20号 电话:0535-6098000 案件咨询:12368,纪检监督:0535-6098033 ,投诉信箱:ytkfqfy@yt.shandong.cn 邮编:26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