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把“工匠精神”融入我的 2017

来源:   发布时间: 2017年02月15日

把“工匠精神”融入我的 2017

    不知不觉中,法院工作已陪我走过20个春秋。作为一名一直在基层法院工作的法官,回想走过的路程,20年历练让我多了几分庄重和虔诚,展望明天的法官之路,多了几份坚定和执著。

    说心里话,在审判监督庭工作的这几年里,真正开庭审理的案件,相对其他审判庭确实要少很多,但是经手的都是些申诉案件和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这类案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的时间长、矛盾更加尖锐。在对每起案件前因后果的梳理过程中,自己也常常在想,这些案子对一个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法官来说,都觉得非常费心劳神,更何况是案件的当事人,他们在整个案件发展过程中又是何等的煎熬?怎样减少甚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让当事人不再经受这样的煎熬?

    能,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把案件办细致,办扎实,让法院作出的每份判决都能定纷止争、案结事了,把每件案子做成一件“艺术品”,把“工匠精神”融入每个案件当中,融入我的2017。

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案件正在向多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这同样也就要求法官要向“多能”化、专业化发展。为适应这一要求,2017年,我院成立“法官工作室”,进一步落实案件“繁简分流”、 “简案速裁”,法官工作室就将承担符合“简案速裁”条件的大部分案件,据测算我院每年这类案件大约在五、六百件,一个团队一年完成这么多案件的裁判,要求工作办案速度要很快,效率要很高。对法官来说一个很简单的案子,可能对当事人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不管案情的繁与简,都涉及到当事人的切身利害以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更涉及到法院的声誉和法官的名声。

    基层法院审理的不是大案要案,但对很多老百姓来说,可能一生就只有一次。2017年,我将新带领法官工作室团队用“工匠精神”作框架,用公心办案,处案平之如水,做到明察秋毫、秉公执法,出于公心办好每一起案件,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和信任。用细心办案,从细微处入手,找准化解纠纷的切入点,学会通过纷繁复杂的案件表象,牢牢把握矛盾纠纷的实质,有效化解矛盾冲突,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用耐心办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些小事跟当事人说上一次他可能不信,但是同样的道理你跟他讲三遍五遍甚至更多遍,这样他就会被你的诚心打动,化解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许就中止了将来信访、甚至更大事故的发生。

    简案快办,是对法官工作室的要求,“快而精”是法官工作室团队2017年的基本遵循,秉承“工匠精神”,我们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将用实际行动诠释公平正义的真谛,让司法的阳光照亮百姓的法治梦想。

临朐法院  倪广艳

关闭

版权所有:临朐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临朐县龙泉路32号 电话:0536-321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