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说俺家乡好——美丽乡村记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6年11月23日 | ||
谁不说俺家乡好——美丽乡村记 临朐县人民法院刑庭 高志海 我的家乡临朐县位于鲁中南腹地,沂蒙山区的北麓,境内大多属山区丘陵地带,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物产丰厚,民风淳朴,素有“小戏之乡、奇石之乡、书画之乡”的美誉,是首批全国文化模范县、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中国观赏石之乡,五镇之首的东镇沂山就座落在县城的南边,一条弥河自南向北贯穿全县境内。 临朐旅游资源丰富,有名的是临朐八大景,有诗云: 骈邑石门晚归残, 粟山孤耸落平川, 弥水澄清通地底, 沂山晚翠接云端, 龙湾烟霭三冬晚, 百丈瀑布六月寒, 白芽寺里枯松树, 仰天高挂秋月圆。 每一景致,四时不同,景色各异,都可以写出一篇长篇的游记。 晚秋时节,霜降之后,石门坊黄栌红叶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可谓霜叶红于二月花,游人曾留下“泼染山红景色好,不是香山胜香山”的诗句。两座明代石塔在山林中若隐若现。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从山林上掠过,洒落在碧霞祠旁边耸立的山岩之上,丛林像是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烟雾,山岩上有清代文人手书的 “晚照”二字,笔力浑厚,气韵流畅。山岩下香火延绵的碧霞祠愈加神秘缥缈了。听说那傍晚的阳光照到晚照山岩上,再返射到碧霞祠的墙上,墙都染成红色。古代摩崖造像在山岩可见。有山泉沿壁立山岩蜿蜒而下,不知其源头所在,汇入岩下一水池,清澈见底,饮之清洌甘甜,当地人谓之神水。沿石阶拾级而上,瑟瑟秋风渐起,不免心中悲凉,不知身在何世,此时深刻体味出诗中那句骈邑石门晚照残的“残”字之妙!秋真是醉了! 几年前,正值春末夏初,几个人去过沂山,从东门进,午饭过去,有人提议去百丈崖瀑布看一看。那天色阴沉,零星小雨洒落,也未减前往游览的兴致。沿山路向前,看到脚下潺潺的溪水从山岩上流过,清泉石上流,低身顺手撩起一捧泉水送到嘴边。山路蜿蜒,路旁的山岩上有不少游人的题诗,不由驻足观看。不远处瀑布的哗哗的落水声撞击着耳鼓,瀑布就来眼前了,上面云层压的很压,天空灰蒙蒙的,朦朦胧胧看不很清楚瀑布的全貌,只见一股水注从山顶沿壁立的山岩倾泻下来,不由浮现接大海之波的遥想。游人纷纷在此拍照留念。衣服沾湿了,不知是雨是雾还是水花。水雾弥漫在周边,此情此景,仿佛置身于天外仙境,整个身心也像融合在这水雾中飘飘然了。 最近,我在网上发过几张山村的照片,引来不少好评,他们问这是哪里?这么美!我告诉他们,这就是我的家乡临朐,临朐有诸多这样的山村。没有摩天大楼的金碧辉煌,没有不夜城的热闹繁华,没有华灯初上的多彩霓虹,没有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只是那村头的枯树新枝,被积雪覆盖的石碾、贴着红对联的门楹、垣墙下的一片竹林、用石头铺就的错落的小巷、怀抱着襁褓中婴孩的妇女、聚在一起晒太阳的老奶奶、热情招呼来客的老头,还有不远处山林里吹来的带着泥土芬芳的清风,都散发着浓浓着乡土气息。夜幕降临,围炉夜话时偶尔听到远处的几声犬吠,在夜空里回荡。万籁俱寂的冬夜里,静静地倾听窗外簌簌的落雪的声音。不是世外桃源,不是穷乡僻壤,不是思乡,不是怀人,却总能勾起多少游子淡淡的乡愁啊。 现在有些村庄被评选为最美乡村,自然景观为外人称道。其实这些村庄的面貌已大不如从前,从前村里河道缓缓的溪水流过,现今只余下干涸的河床。公路两旁山坡上的果园也因开发旅游的需要搬迁了,开出的空地里建上亭台楼阁、停车场。以前果子成熟的季节,晚上一眼望不见边的果园里看园人零星的灯光点缀期间,现在已都不见了踪影。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同样重要。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梦里老家,都珍藏在多少人的梦境里。请借我一枝生花妙笔,我要用它尽情赞颂勤劳朴实的人们;请借我一首五线乐谱,我要用它谱出人间最美妙的旋律来讴歌新时代;请借我一张五彩画板,我要用它描绘出五彩斑斓多姿多彩的新生活。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