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咬文嚼字之“大学之道”

来源:中国法院网   发布时间: 2016年11月17日
  余性闲静,所好甚少,唯痴于书。然冗杂少闲,偶有片暇,则居陋室之一隅,偷浮生之半日,捧先贤之茗卷,品诸子之圣言,其乐难喻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故温故而知新,然余质本驽钝,三读《大学》首句“大学之道……”,久惑矣。“大学之道”,今文译之“大学的道理”。此译譬如嚼饭哺人,尽失本味,又如隔靴搔痒,难解义蕴,余不喜。或文言释之,虽费玩索之功,然亦可凝其神智,而浚其深慧。是故翻圣贤之典籍,寻古今之章句,窥先圣之大义,以求相悦之解。题虽谓咬文嚼字之“大学之道”,然余非自创新义,掩盖前儒,实乃拾人牙慧,串词成句,本不堪一述,但恐时久乃忘,故录之如下。
  朱子曰: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谓大学,朱子一言蔽之“大人之学。”然何为“大人”,朱子未释,合其注,度大人之义,年十五也?学而优为仕者也?余窃以为非也。《易经?乾卦?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张子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故大人者,志于学,内明外用皆止于至善者也。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内明之学也,“齐家、治国、平天下”外用之学也,内明外用之枢 ,“修身”也。故曾子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修养之功在知,在止,在定,在静,在安,在虑,在得。然内明外用皆归于一道。
  何谓“道”,道之本义,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其义玄之又玄,小子不敢深究,试摘一二。《易经?系传》曰“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学者谓之道”。《易经?说卦》又曰“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道者,天、地、人三才之道也,天人合一之道也。曾子《大学》二千三百余字,皆可见道。
  四字之言,百字述之,颇有茴字四写之迂腐。然小子卑微,文陋笔鄙,如牛反刍,唯恐不明。妄勘真义,虽不中,圣人亦恕之,实乃遥慕圣颜矣。
  
  来源:中国法院网
  作者:王海波
  作者单位:山东省利津县人民法院
关闭
版权所有:潍坊市坊子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六马路71号 电话0536-7661513 邮编:26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