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报》2023年6月6日
能动司法 着力构建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
近年来,五莲县人民法院认真贯彻“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要求,坚持和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凝聚合力,数字赋能,大量纠纷提前化解,诉讼数量明显减少,诉源治理成效凸显,有力促进了平安法治五莲建设。
今年1-5 月份,该院新收诉讼案件1998件,同比下降9.8% 。结案率84.64% 、正常审限内结案率 100% 、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58% 、一审服判息诉率94.17% 、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 94.02% ,五项指标位居全市法院第一;其中,正常审限内结案率位居全省基层法院第一,结案率、一审服判息诉率均位居全省基层法院第二。
诉源治理为民纾困从源头抓起
五莲法院聚焦诉源治理,主动融入基层平安综治建设,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抓手,积极参与“无讼”村居(社区)创建活动。截至目前,五莲县“万人成诉率”降为 44.85/万人,“无讼村居”占比增为72.62% 。
该院为打通为民服务“ 最后一公里”,主动走出去将法送到群众心坎上,采取送法下乡、法治赶大集、田间地头办案等方式,加强社会法治宣传。通过发放诉讼指南、讲法释法等形式,提高群众对多元解纷的认同和信赖,引导当事人理性选择诉前调解或速裁程序解决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共开展送法进乡村、进社区、进街道、进企业、进机关等宣传活动 22场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手册、宣传单1500余份。
诉讼服务中心既是群众表达诉求、参与诉讼的“第一站”,也是法院化解矛盾的“前沿阵地”。对此,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老法官调解室”,由退休老法官担任调解员,成功调处纠纷78件,成为化解群众信访、解决矛盾的“暖心屋”。坚持“每一个案件都是营商环境”,开通“涉企绿色通道”,实现涉企案件当日申请、当日立案、当日分案移交,并对营商环境案件加盖优化营商环境标识。
人民法庭是深入群众的法治“ 触角” ,处于化解矛盾纠纷的最前沿。五莲法院积极开展“ 枫桥式人民法庭” 示范创建活动,更好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如该院街头人民法庭创新建立“党建+、 法庭+、 互联网+” 的“3+” 工作机制,从横向、纵向、 深向“ 三维” 积极构建人民法庭诉源解纷新模式,为谱写社会和谐稳定新篇章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截至目前,该院委托乡镇“调处中心”、社区“党员调解室”、农村“说事室”成功调处矛盾纠纷378件。
繁简分流打造快速解纷新模式
五莲法院积极推动矛盾纠纷梯次滤化,对案件实行“全面筛选+两步分流” :全面筛选即对“可调解、能速裁”的案件导入一体化平台,推送人民调解平台筛选分流。今年共有2553 起案件分流至诉前调,有1861起调解成功,调解成功率72.89% 。
为进一步提高办案质效,五莲法院打造快速办案新模式,积极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组建“1+1+1+1+N ”调解速裁团队(1 名法官、1 名法官助理、1 名书记员、1名法警、N 名特邀调解员),快速审理简单民商事案件。成立刑事速裁团队,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轻微刑事案件,适用速裁和简易程序快速审理;今年共有124件刑事案件通过速裁和简易程序审结,占审结刑事案件总数的80% 。
针对速裁案件“ 短、 平、 快、 多” 的特点,该院推行要素式审判,对金融借款、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等9 类案件,制发审判要素表、要素化询问笔录和要素式裁判文书等,提高一次性开庭成功率。速裁团队案件调撤率83.71% ,服判息诉率99.04% ,平均办案天数5.46天,居全省前列。同时,充分利用小额诉讼程序一审终审、一审实质化解矛盾纠纷的制度价值,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达58% ,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七。
数字赋能“ 互联网+”让诉讼更便民
为方便当事人诉讼,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近年来,五莲法院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综合运用调解平台、送达平台、科技法庭、移动“微法院”,进行云送达、云调解、云庭审,当事人通过网络可即时高效参加诉讼或调解,法律文书送达实现从“当面签收”到“云端领取”的转变,极大地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也让群众“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即可解决纠纷。截至目前,该院通过“云庭审”审结756起案件,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让“ 法” 触手可及,才能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该院始终坚持聚焦“一站式建设”,实施“暖心诉服”工程,健全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站服务”的集约化诉讼服务机制,努力实现“ 一次办好”,让人民群众“零距离”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力度。
厉武成、王阳、滕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