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日照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门户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苑

心中的昙花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03月12日

姚欣

昙花绽放很美丽,但只是短暂的瞬间。

有人不喜欢昙花,说昙花是稍逊即逝,花虽美但凋谢太快,不免让人心生感伤。

我却对昙花情有独钟。

我觉得它是一个理想者,从一开始就将理想与使命扎根心底,并愿意为之去汲取阳光雨露、日月精华,不逃避风霜刀剑,甘愿让其磨练心性。

它又是一个低调者,在漆黑的夜晚,在万物都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然开放,静静地去完成生命的重任。没有欣赏者,它并不介意;没有耀眼的光芒,它也不在乎,它只在乎倾尽生命的开放是否达到了极致。

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沉寂,承受得起生命的赞美。

这使我想到身边的法官们,他们没有喧哗的过眼云烟,没有生活的浪花澎湃。

茫茫人海中,很多人都不甘寂寞,不甘孤独,喜欢奔走于酒席间,游走于交际场,流连于众星捧月的虚无假象之中,他们喜欢门庭若市,谈笑嬉戏的浮华,也喜欢举杯把盏的言欢。时间一长,他们就害怕孤独。

然而,法官却不同。

有一位女法官曾说过:“既然我选择了法官这一职业,就要对得起自己胸前的天平,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曾有一名大法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你选择法官这个职业时,你就得“学会孤独,学会痛苦,学会拒绝”。为此有人用“孤独的智者”来形容法官。

还有人这样说:“上帝是权威的,因为他是独立于人间而高高在上的圣灵;从某种角度上说,司法者就应该是人间的上帝,让法院这扇天堂之门该关闭时就关闭,该清静时就清净。”神圣的使命,对法官提出了这样一条要求:敢于面对职业带来的寂寞与孤独。

孤独意味着法官必须与世俗社会保持一定距离。在现实生活中,法官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亲朋好友,但一位高级法院的负责人说过:“我做了法官之后,最大的感触就是朋友越来越少了,因为案子的事,甚至连亲叔叔都骂我“六亲不认”……这就是法官的真实写照,为了维护法律的神圣与尊严,他们必须忠实于法律,恪尽职守,让天平不偏不倚;为了公正审判,他们必须远离市侩,割舍亲情和友情,承受误解和责备,注定与孤独为伴。

然而,当法官们看到失足少年在他们的帮助下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时;看到风烛残年的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接过赡养费时的泪眼时;看到濒临离婚的家庭重归于好时,他们幸福地笑了,如同昙花盛开时,平淡但最美丽。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日照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日照市秦皇岛路57号 电话:06338033312 邮编:276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