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撸“猫”需谨慎:市南法院依法判处一起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11月22日

  近日,市南法院对被告人风华、郑途(均为化名)犯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一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风华犯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被告人郑途犯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一波三折,祸起撸“猫”

  2019年6月,爱猫人士风华在网上看到一张长得像豹子的猫图,经过搜索得知品种为薮猫或萨凡纳(薮猫与家猫杂交而成)。

  虽然知道国家禁止个人饲养薮猫,可风华还是控制不住想养一只。

  风华在一款App上搜索相关字词,找到了意向卖家郑途。

  郑途自2019年开始兼职做宠物交易,经常把一些高端的宠物照片挂在交易网站上以招揽生意。

  2019年5月,手中无猫的郑途在网上挂出了一组薮猫的照片,随便定了一个虚拟价格。

  同年6月份,风华就找到了他。为此,郑途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货源,找到了一位俄罗斯卖家,要价6800美元。

  于是郑途向风华开价5.6万元一只,并达成交易。自此,这只薮猫远渡重洋,成为了风华的宠物。

  后经群众举报,二人主动投案。经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薮猫Leptailurus serval属于猫科Felidae,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2019版附录Ⅱ。

  二人系自首

  且当庭认罪认罚 依法可从轻处罚

  市南检察院就此案件向市南法院提起了公诉。市南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风华、郑途非法收购、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风华的行为构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告人郑途的行为构成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依法应予处罚。

  公诉机关指控成立,予以支持。被告人风华、郑途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且当庭认罪认罚,依法可从轻处罚。

  案发后,被告人风华主动配合公安机关上缴涉案薮猫,酌情从轻处罚;被告人郑途积极退缴违法所得,亦酌情从轻处罚。

  市南法院综合考虑被告人的犯罪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以及悔罪表现,对其从轻处罚,遂作出上述判决。

  为让王某、赵某二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10月13日,青岛市检察院在市野生动物园组织了一场特殊的诉前听证会。

  听证会前,大家查看了薮猫的状况,动物园园长介绍了薮猫的生态价值、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性及为照顾这只薮猫所付出的努力。

  赵某因在山西,以视频方式参会。听证会上,检察官就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举证。

  11月8日,青岛市检察院对二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被告支付薮猫的寄养费用和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共计2万余元。

  以案说法,警钟长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的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的野生动物以及驯养繁殖的上述物种。需要说明的是,自2021年3月1日起,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和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罪名,修改为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2021年3月1日以后有上述行为的,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定罪量刑。

  国家高度重视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并致力于为它们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16号 监督电话:0532-80880996 邮编:26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