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南法院“阳光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获评市南区“最美法治文化阵地”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15日 | ||
12月5日,市南区委依法治区办、市南区司法局、市南区法学会组织举行市南区2022年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暨法治宣传教育月启动仪式,市南法院“阳光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被评选为市南区“最美法治文化阵地”,市南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东授牌。 仪式上,市南法院云南路人民法庭员额法官李燕以“手捧宪法,共赴少年之约--市南法院张玉法官工作室的宪法日记”为主题,声情并茂地展示了市南法院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成果。 近年来,市南法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审判及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坚持巩固发展法治教育宣传阵地,依托市南法院第二审判法庭打造“阳光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立完善“一二三”工作模式,努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个核心:坚持以审判为中心,秉持“特殊、优先保护”的司法理念,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为原则,全面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寓教于审”的工作方法,依法公正高效审理了大量涉少刑事、民事、行政案件。 双向延伸:向前延伸扎实做好犯罪预防。通过送法进校园、制作法治教育动漫、举办法治展览、模拟法庭等方式,帮助学校开展青少年日常法治教育工作。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平台,录制普法节目,开设线上“云讲堂”,逐步形成了“法在校园”“法佑成长”系列品牌。向后延伸持续推进法庭教育、判后帮教。在依法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同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判后帮教工作,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认罪教育,引导涉罪未成年人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帮助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树立良好的法治观念。 三块阵地:开通线上“张玉法官工作室”。在全区50个社区的微信公众号中设置专门版块,搭建咨询服务平台,广大未成年人可24小时与法官进行私密在线互动。成立“预防校园暴力工作室”。在青岛市第二十四中学成立“预防校园暴力工作室”,以司法审判为中心,通过“案前预防、案中干预、案后跟踪”的方法,对暴力事件受害人进行心理辅导,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成立“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满足辖区青少年法治学习需求。承办全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青少年模拟法庭邀请赛,打造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平台。 下一步,市南法院将继续依托“阳光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方式,大力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队伍建设,充分激发普法教育的潜在活力,驰而不息推动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