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平度法院探索“无讼村庄(社区)”创建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08月03日 | ||
详细内容 近两年来,平度市人民法院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乡村无讼、共享和谐”为主题,全力开展“无讼村庄(社区)”创建工作,深度融入诉源治理体制,积极探索法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目前,已在全省率先建立“无讼村庄(社区)工作室”388个,授牌“无讼村庄(社区)”288个。今年6月,青岛市法院深化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现场会在平度举行,推广平度法院“无讼村庄(社区)”创建工作经验。现今在平度,更多群众认可并选择“不伤面子、不伤和气、不花钱、少跑腿”的非诉讼方式化解矛盾纠纷。 坚持党建统领,向制度优势借力 提高创建层级。平度法院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工作推进的根本保证,努力构建“无讼村庄(社区)”创建的共建共创、社会协同的工作体系。青岛中院将平度法院“无讼村庄(社区)”创建工作列为突破平度莱西攻势的一项具体行动。平度市委市政府今年以两办红头文件的形式,将“无讼村庄(社区)”创建工作列入全市综治工作考核细则,纳入全市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中,明确各镇街、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分工,初步建立了市、镇(街道、园区)、社区(村庄)三级建设体系,形成全域共创共建的格局。 开展基层共建。“无讼村庄(社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平度法院积极与党委政府、管区(社区)、村庄党员干部对接、联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多元解纷中的“主心骨”、“灭火器”作用,邀请相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开展法治共建,为后续创建工作奠定基础。积极完善诉前多元解纷联动衔接机制,与平度市司法局、市总工会、市人社局、市工商联、市建设局等部门联合出台多元解纷制度文件,畅通与各部门、行业协会、行业组织、商会等对接渠道,加强数据的协同共享,并指派专人开展联络活动。如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中,某机械有限公司与某商贸有限公司因货款支付问题产生纠纷,商贸公司申请人民法院进行诉前调解。明村法庭收到案件后,立即与田庄镇司法所和田庄镇党委取得联系。考虑到此案有可能影响田庄企业对外形象,当地党委立即整合各方资源,成立了由党委政府、法庭、司法所、双方代理律师共同组成的专案调解小组,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对机械公司阐明相关法律规定。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双方达成分期还款协议。 发扬群众智慧,向人民群众借力 广集民智。平度法院充分利用人口多、群众大多生活在熟人社会中的特点,汲取群众智慧,以柔性手段助力化解矛盾纠纷。如发生在平度市南坦坡村的一起赡养纠纷案中,平度法院特邀调解员、南坦坡村党支部书记吴培忠想到老人李某英平日十分疼爱自己的孙子王某乙,而王某夫妇则对儿子极为宠爱,便电话联系到了在外地上班的王某乙,将纠纷详细告诉了王某乙,并让其做王某夫妇的工作。王某乙迅速赶回到家中劝说父母:“如果你们现在不养我奶奶,等你们年纪大了,我也学你们不尽赡养义务”。王某夫妇听后感触很大,最终将李某英老人接回家中悉心照料,一起家庭赡养纠纷得以化解。 广纳民意。平度法院通过建立“社区法官”服务机制,确定24名员额法官定点挂钩各村庄(社区),制定社区法官联系卡,公开联系方式,畅通沟通渠道。社区法官每月定期到社区走访、值班,形成社区法官工作日志、民情调查记录本、创建工作台账等,了解社情民意,提前介入解决矛盾纠纷。张戈庄法庭的庭长苗迎春在白沙河街道西店后村建立工作室的时候,通过走访村干部、村民,从该村党支部书记处了解到一起纠纷。从2015年开始,村里一家合作社的负责人租种了村里30户村民的土地,但从2018年以后,村民就再也没有收到租赁费,合作社负责人也不见了踪影。去年夏天,村民们来到村委,希望村党支部书记能够帮助解决问题。了解事情原委后,苗迎春找到村民并联系上身在外地的合作社负责人,通过诉前调解、诉讼调解等方式做双方的工作,使双方最终签署民事调解书。 立足“三治”融合,向治理体系借力 以自治凝聚基层解纷力量。通过开展村务“法律体检”,帮助村庄完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鼓励和保障村民依法依规自治。平度法院院长阎春光、副院长李增进围绕“乡村振兴中的法治思维”,分8期为平度1643名农村党支部书记和960余名专职村委主任授课,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帮助基层干部深入了解乡村治理的重大意义,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每月每个法庭至少开展一次巡回审判、一场法律宣讲。以普法宣传涵养村民自治意识的法律宣传,至今已开展200余场次。 以法治夯实社会治理根基。平度法院下沉法律资源到村庄(社区),充分发挥以案说法的功能,倡导村民树立“理性诉讼、信法不信访”意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消除法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思想顾虑,将法官参与诉前纠纷化解纳入绩效考核范围,积极落实调解员调解案件经费补助,提升工作积极性。进一步畅通诉调对接渠道,对经过多层调解平台过滤后仍未能解决的,及时进行立案登记,依据繁简分流原则,依法高效进行审判。 以德治教育弘扬社会正气。平度法院通过司法裁判保障、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移风易俗,把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和美与共”等治理智慧、“尊老爱幼”“谦敬礼让”等传统美德与“无讼村庄(社区)”创建结合起来,整理挖掘儒家无讼思想、“六尺巷”“明代申明亭”等无讼文化素材,开展普法教育,培育文明乡风,厚植“无讼村庄(社区)落地生根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土壤。 ——本文载于2020年7月31日《青岛日报》A8版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