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细览页

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感受幸福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05月07日

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感受幸福

胶州市人民法院 党组成员 副院长:李伟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午好!

    按党组的要求,今天让我来和大家交流学习,我想谈谈如何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感受幸福,很荣幸能把我对幸福的理解分享给大家,对于幸福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今天就说说我自己的感受。

    我认为幸福是一种经历,是一种悟性,是一种心境,是一种感觉,是一段偶然愉悦的时光,是一种生活的从容。为什么有的人总是觉得痛苦大于快乐忧伤大于欢喜;悲哀大于幸福。原来是因为他们总是把不属于痛苦的东西当作痛苦;把不属于忧伤的东西当作忧伤;把不属于悲哀的东西当作悲哀;没有感受到原本该属于我们的快乐、欢喜和幸福。幸福不是去期盼我们没有的东西,而是尽情地享受我们现在的“所有”。幸福是不能全部描写出来的,它只能体会,体会越深就越难以描述,因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实的汇集,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满快乐的阳光,也就是说,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别人眼中,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畅,甜蜜快乐的。其实,幸福就在身边,关键在于你是否用心感受到了幸福。在平凡的点滴中能体验到多少份量的幸福,关键在于你对人生所持的态度。你认为尽责任是一种幸福,你就有了责任幸福的体验;你认为知足是一种幸福,你就有了知足常乐的幸福体验;你认为平淡简朴是一种幸福,你就有了比别人多得多的幸福体验。有的幸福来源于别人给予你的,如别人对你的尊敬和信任;有的幸福是你给予自己的,如你对自己的肯定、认同和接纳;有的幸福来源于你给予别人的,如你给予别人的帮助和快乐;这里的“别人”可以是亲人、朋友、同事,也可以是案件当事人,所以幸福本身就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是多角度的。

    我说的第一点:人生的目标

    1、人生要有远大的理想。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论岗位如何、级别高低,我们都应当抱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因为一个没有理想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没有目标的人也不会有幸福的人生。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远大理想,将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兴盛放置于自己理想的巅峰;并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兢兢业业、克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

    2、人生还要有近期目标,由近及远逐步实现来接近理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目标要合理恰当,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你选择做法官,当上审判员你就完成了你的近期目标。我们在座的都是法官和书记员,做好我们手头平凡的工作,取得领导和当事人的信任和好评,你就跨入了幸福之门。

    我说的第二点:谈一谈我对机遇的认识

    1、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有自己的命运,有自己的角色,共同组成了多彩的生活,“命”是先天的,“运”是后天的,人的出生就决定了自己的命,不管出生在工人家庭、农民家庭还是干部家庭,这些都是先天无法选择的。人如果对自己的命很满意,那就不需要与命抗争,安心做好你自己,就会很幸福。人如果对自己的命不满意,那就要把你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目标制定好,付出你自己的努力,到达你理想的彼岸,不管你的梦想能否实现,只要你努力了,你就是幸福的,因为幸福更多的是一个过程,当然如果能有一个称心的结果就更完美了。

    2、人生需要机遇。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它不相信眼泪,它与懦弱、懈惰无缘;机遇,稍纵即逝,目光敏锐、勇敢果决者常常能获得它;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能不能抓住它,主动权在你自己手里。当社会需要知识分子的时候你恰巧有文化、有文凭;需要年轻干部的时候你风华正茂,需要老练稳重是你恰巧经验丰富,这就是属于你的机遇到了,抓住机遇,你就离幸福不远了。我年轻的时候缺少文凭,就参加了自学考试,那时全国大学的数量比现在少,考个学非常不容易,我自学了大专、本科、研究生、英语自学了四级,有了学士学位。但是现在法院入门就要本科文凭,我辛勤自学引以为豪的本科文凭和学位证书只是现在年轻人加入法官队伍的入场券,但我依然很幸福、很自信,因为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

    我说的第三点:对幸福人生的理解

    我认为就是要孝敬老人,干好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抚养教育好孩子。

    1、孝敬老人:我们体之发肤,受之于父母,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传统,不孝敬老人的人是不能与他深交的。父母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我们的孩子,孝敬老人是发自内心的无私的,无需别人的肯定和认可,也不需要父母、兄弟姐妹的回报。

    2、干好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如果你选择做一个法官,经过你的努力,你现在已经是一个审判员,那么你就是幸福的,你只要审结好每一起案件,你就可以感受到成就和幸福;如果你现在已经是一个庭长,全庭结案数上升,调解率上升,上诉率下降,那么你就是幸福的。要学会用心理学的知识来处理案件,一个案件要先行调解,切忌久调不决,调解不成要及时写好判决。打官司的人都是因为某一件事情让他没有幸福感,或幸福指数下降的人,我们就要根据他们的心理,让他们提高幸福指数,心理保持平衡,即便是输了官司也心服口服,赢了官司就更心花怒放了。判决我就不多说了,单讲调解,针对个案,我们要做到:一是要倾听。倾听他们的诉求,让他们把案情说透,让他们知道你已经熟悉了案情。二是要居中调解。树立你的威信,让双方当事人敬佩你,相信你,依赖你,让他们感觉只有你才能给他们处理好案件,化解好纠纷,这个时候千万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说话的语气,让当事人感觉你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是一个能为他们做主的人。三是要根据当事人的诉求和抗辩,适时提出调解的主导意见,你作为一个法官,这个意见要兼顾双方的意愿,然后对原、被告人陈述这个调解意见的可取之处,他们开始会有顾虑,对调解结果不是很满意时,千万不能强调,而是不调甚至要休庭,冷却一段时间,别急于求成,再做工作就好多了。当一起起疑难复杂案件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案结事了,平息纷争,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就是一种幸福。

    3、抚养教育好孩子: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就是一种传承,中华民族已经这样建立了五千年的文明,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度,流着炎黄子孙的血,就注定了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模式。我儿子2007年参加高考,是胶州的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现在在美国留学,他是学理科的,现在美国又修了一个文科硕士,学习非常努力,2007年胶州一中让我写了一篇文章,谈一谈怎样培养优秀的孩子,父母应该做什么,下面说一说我当时是怎么写的:一是要有充沛的时间陪伴孩子,每天的亲子时间不能少于1小时,父母双方和孩子一起最好,如果条件不允许,父母一方也行。与孩子一起时地位要平等,不能摆父母的架子,把孩子当朋友,小的时候与他一起游戏,大的时候与他畅谈。探讨、交流的时候不能不懂装懂,父母做错了也要向孩子道歉。二是要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孩子上大学之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功课,父母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教会孩子如何学习、要有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用功,特别是要教会他事半功倍这个成语。三是欣赏教育。孩子的成长是我们每天都能体会到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学习努力、做了好事要欣赏,遇到挫折、做错了事要帮助他找到原因,从另一个角度去欣赏。四是让孩子明白除了学习外,还要有品位、有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提倡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保障,这体现在吃穿住用行方方面面,每天要不辞辛苦,买新鲜的东西给孩子吃;学习用品要优中选优,孩子中意的东西会更好的辅助他的学习,我们99年给孩子买了电脑,当时他才十岁,买电脑的第一天就通过电话线上网,自己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当时的胶州报上,通过这些变化,让孩子知道时代在进步,我们永远要站在最先进的前沿,促使他更好的追求自己的梦想。

    以上是我对幸福人生的理解,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我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但我的确是这样做的。人一生的时光是有限的,人的一生到底能拥有多少幸福的体验?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把生命的存在当成一种幸福,而后好好珍惜;在于你能不能把养家糊口当成一种幸福,而后坦然承担;在于你能不能把超越自我当成一种幸福,而后不言放弃;在于你能不能把物质上与人的差距当成一种幸福,而后清净心灵。幸福不是索取,不是攀比,不是逃避,更不是占据物质财富的多少,而是付出和给予,这样你才能感知到自己生命的存在是有用的、有价值的,这样你就会幸福。

    作为法院的一份子,通过自己的工作维护司法公正,帮助有需要的人维护他们的权益,就是幸福感的体现。法院工作任务非常繁重,我们付出很多,但幸福并没有远离我们,自己的付出换来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在我们看来这就是一种幸福;别人看你很辛苦,但你自己感觉不辛苦,付出再多也是快乐的,这才算幸福;我们在审判岗位上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每当成功解决一件案件被百姓认可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在让他人感受幸福的同时自己同样也在感受幸福。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我们的工作平凡而又繁琐,有时甚至是枯燥乏味的,也许没有勋章没有绶带,进入人潮中,周围没有鲜花,也没有喝彩,只有一份朴实与无华。但当我们回过头总结自己人生得失的时候,我们会在心底由衷的微笑,因为我们知道社会的和谐有我们流下的汗水,家庭的和睦有我们做出的贡献,这份安宁,这份温馨,就是我们幸福的源泉。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歌词,作为今天的结束语: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谢谢大家!

关闭

版权所有:胶州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胶州市泉州路15号 电话:0532-87271600 邮编:26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