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海事法院网站

【青岛观】当青岛“海事云司法”:平均办案天数同比减少60天!

2020年07月08日
作者:青岛海事法院
浏览次数:
打印

  当青岛“海事云司法”:平均办案天数同比减少60天!

   “海事云司法”来了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青岛海事法院7月7日上午举行“海事云司法”新闻发布会通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为依法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该院采用“海事云司法”新模式,即运用互联网技术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诉讼服务、审判、执行、管理等海事司法服务的各个场景,打通全流程网上办公办案各个环节,最大限度提供便利诉讼服务,平等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深化诉源治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诉讼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qdrn1

  具体来说,当事人和社会各界可以通过青岛海事法院官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青岛海事法院订阅号(微信公众号)、青岛海事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微信号)、山东法院诉讼服务网、中国移动微法院、诉服大厅电话等多种途径联系我们。这些服务场景和服务渠道统称为“海事云司法”。今年上半年,该院受理案件2361件,结案2008件,借助“海事云司法”,平均办案天数同比减少了60天,是去年同期审理天数的一半。

  qdrb2

  “海事云司法”的内容可以归纳为4大项,22个子项。4大项包括“云诉服”、“云审判”、“云执行”和“云管理”。

  “云诉服”包括以下6个子项:

  1、云立案。该院自2018年6月开始施行网上立案,目前除行政审查、公示催告等少量特殊类型案件外,绝大部分案件实现了网上立案,即:当事人网上申请—法院网上审批—当事人线上缴费线上打印诉讼费票据,极大地减轻了当事人讼累。今年上半年网上立案率100%。

  2、云调解。利用电话调解、视频连线、调解平台网络调解等多种方式线上化解矛盾纠纷。目前已面向社会招募118名调解员、6个调解组织,涉及青岛港、海上保险、人身伤害、海难救助的案件均有调解成功的案例。

  3、云鉴定。向社会公开选聘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并公示,允许当事人在线随机选择,杜绝暗箱操作空间,营造开放竞争、公开有序、公平公正的鉴定环境。

  4、云接访。通过远程视频接访(前6个月均为零)、电话接访等方式,做到有访必接、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

  5、云送达。通过统一送达平台,进行短信链接送达、电子邮箱送达、电话录音送达等线上送达,积极运用信息协查,极大地提高了送达效率,降低了诉讼成本。今年上半年电子送达使用率113%。

  6、云公开。今年上半年审判流程有效公开率100%;庭审直播件,多个月进入全国中院排名前100;文书上网件,上网率95.6%;在官网上向社会公开船舶拍卖、船舶扣押等信息件,做到逢拍必公开、逢扣必公开。

  “云审判”包括以下6个子项:

  1、云会议。疫情初期,该院创造性地以互联网形式召开了债权人会议,近三千万元船舶拍卖价款分配方案当日裁定、当日分配到位,该案例入选全省法院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十大典型案例,并被最高人民法院作为典型经验推广。

  2、云开庭。合议庭成员、当事人均可以异地在互联网智慧庭审平台上参与庭审。该平台使用至今,已经网上开庭195场。

  3、云取证。通过远程视频连线展示在外国的被诉货物现状、异地进入海关报关系统展示报关单信息等方式云端取证,有效破解了域外取证难、公证认证耗时长等难题。

  4、云宣判。因海事诉讼的当事人遍布全国各地,为避免给当事人增加诉累,除当庭宣判外,定期宣判使用率低,一般通过邮寄判决书的方式宣判。通过互联网云宣判,大大提高了宣判率,增强了判决的权威性。

  5、云救助。对司法救助案件通过微信视频在线、互联网庭审平台的方式,进行困难情况信息和救助金发放情况的核实,实现精准救助。

  6、云旁听。上半年邀请人民调解员和案件利害关系人通过互联网远程观摩庭审。

  “云执行”是指以下内容:

  1、云实施(包括云保全)。保全立案后,通过网络查控,可以查找不动产、车辆、船舶、渔船、银行、证券、自然人婚姻状况、法人注册登记情况等,银行存款等财产可以线上冻结、划拨,执行干警足不出户即可掌控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保证了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2、云审查(云听证)。对于执行审查案件,通过视频连线方式进行云听证;对处置财产的价值评估存有异议的进行视频听证,保障各方当事人的权利。

  3、云拍卖。海事法院所有处置的财产均通过网络拍卖,网上拍卖率达到100%,实现线上打印成交确认书。正和58轮的网上拍卖,创造性地实现在线看船、评估、验船、在线展示,为溢价成交打下了坚实基础。

  4、云委托。实现委托其他法院和其他法院委托海事法院有关事项的线上双向互济。今年上半年,该院已线上对外委托12件事项,完成各级法院委托的39件事项。

  5、云发布。线上发布敦促被执行人尽快履行义务通知,发布被采取罚款、限高、纳入失信被执行人等措施的通知,实现“应发尽发”。

  6、云支付。执行案件中积极探索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支付,提高了执行案款到账速度,提升了当事人获得感。

  “云管理”包括以下4个子项:

  云办公。通过办公一体化平台实行无纸化办公,视频会议常态化,在云端召开专业法官联席会议、审判委员会会议,通过手机APP及时高效办公,包括派出法庭在内的所有业务庭通过网上办理电子签章。

  另外还包括云监管、云监督、云党建等。

  (记者 戴谦 通讯员 王婧媛)

  相关新闻:

  青岛海事法院7月7日发布了“海事云司法”十大典型案件。

  在此选撷其中两起典型案件。

  案一:隔屏互相致谢!青岛海事法院互联网庭审当庭调解八起海上运输系列纠纷案

  “感谢李伟法官,感谢你们所做的工作,也感谢被告方当事人!”“谢谢法官,谢谢原告律师!”……这是3月11日下午5:30,由青岛海事法院副院长李伟独任审判的一场涉及八起海上运输系列纠纷案互联网庭审结束后,双方当事人隔着屏幕互相致谢的场景。涉案总标的达620余万元的这8起案件,最终以当庭出具调解书圆满结案。

  被告山东某石油装备有限公司长期委托原告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出口石油设备。由于近年来被告经营状况存在一些困难,拖欠原告八单合同项下的运费一直未付,原告多次索要无果后,于2019年12月底诉至我院请求支付拖欠运费及利息。

  “经过前期的沟通,原、被告双方都有调解意愿”,在审判团队碰头会上,法官助理牛萌指出,被告目前经营状况非常困难,诉前财产保全查询的被告八个账户,620余万元的标的额最终仅冻结了不足3万元。但据了解,被告系一大型石油设备生产企业,具备良好的生产能力和销售网络,虽然目前存在一定的资金周转困难,但只要能保证正常出货,仍然具备偿还债务的能力。

  “既然双方都有调解意愿,那我们就从调解入手开展工作。牛萌、张静分头了解一下原、被告双方对案件事实的争议点,确定双方做出让步的幅度、双方可接受的付款方式,确保能让原告拿回运费,也给被告一定的缓冲时间。”在听取了案件情况汇报后,主审法官李伟依据案情,确定了先行调解的办案思路,并就调解工作的开展时间、方法和注意事项给法官助理们列明了详细的工作建议。

  在法官助理的努力下,原被告均拿出了最大诚意展开协商工作。双方对拖欠运费的事实均表示认可,被告表示愿意分期支付,原告自愿放弃了自然债务利息和聘请律师等诉讼费用部分的主张。

  但对分期付款进度这一问题,双方均不让步,调解工作一度陷入了僵局。

  “目前最迫切的是给被告公司回血时间,让这个拥有6000余名员工的企业尽快复工复产,企业正常运转后才有还款能力。原、被告今后也能继续合作。在首期付款时间和付款额上,看看双方能不能再做一下让步”,在李伟的建议下,调解工作围绕着首起付款时间和付款额展开。

  眼看双方的调解共识越来越多,李伟决定3月11日按期互联网开庭审理,当庭进行调解。直到3月10日也就是开庭前一晚十点多,法院和两方当事人还在通过微信就调解细节协商着。

  3月11日下午2点,原告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诉被告山东某石油装备有限公司八起海上运输系列纠纷案在青岛海事法院互联网审判法庭依法开庭审理。

  法庭上,双方当事人确认了前期已达成合意的部分调解协议。当提到付款进度这一最大争议点时,话筒中传来被告的声音:“法官,我们双方刚刚达成一致,第一期支付120万,其中4月15日付20万,4月30日付剩余100万!”很快双方在利息和违约金比例也达成了合意。最终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达成总计556万元的调解协议。案件调解书当庭制作、当庭送达、当庭生效!

  庭后就出现了文章开头双方当事人致谢的那一幕。

  原告代理人事后专程发来表扬信,表示从诉前立案、庭前调解、开庭审理到庭后退费各环节深切感受到青岛海事法院办案法官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办案理念,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公正高效的工作效率,让人深受感动,作为办案律师向青岛海事法院及办案法官表示感谢!

  被告表示,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青岛海事法院在坚持司法公正的大前提下,充分考虑企业客观困难,针对企业复工复产的实际情况,依法创新庭审及调解方式,并多次主动沟通交流,圆满化解纠纷,有力保障了企业的持续经营,让企业感受到了疫情寒冬下的司法温情,真正做到了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案二:成交价2888万元!青岛海事法院首次网络直播拍卖船舶,溢价1272万!

  3月26日上午10时25分53秒,经过20次延时,伴随着一声“成交”,“正和58”轮成交价定格在28882560元,超出起拍价1272万元,溢价率高达78.7%,现场工作人员禁不住击掌相庆。这是青岛海事法院首次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拍卖船舶。

  为了准备此次拍卖,3月20日,执行干警冒着风浪登上货轮,采取网上直播方式向全国各地的买家展示拍品,并邀请专业验船师在线答疑,为“正和58”轮成功拍卖奠定了基础。此次拍卖首次尝试了全流程网上进行。

  3月26日上午9时许,该院执行指挥中心里一派繁忙景象,大屏幕上“正和58”轮的拍卖页面一目了然,在另一侧的智能会议平板上,“正和58”轮的VR全景映入眼帘。该院的执行干警和山东司辅团队的工作人员正在为直播做准备。

  此次拍卖的船舶船名为“正和”,与航海名家“郑和”谐音,该轮为青岛一家海运公司所有,因为这家公司欠付银行借款,根据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书,银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目前“正和58轮”停航于青岛锚地,起拍价为1616.256万元,3月25日10时至3月26日10时是在线拍卖时间,15位买家报名参加此次拍卖。

  26日上午9时56分,距拍卖截止时间越来越近,两位买家开始了“拉锯战”,以8万元和16万元的加价幅度展开激烈角逐,先后出价9次,延时20次,最终,“L0598”号买家以28882560元的价格将“正和58”轮收归旗下。直播中众多网友关注拍卖进展,纷纷在线留言,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拍卖共吸引了18263次围观。

  据介绍,网络司法拍卖已成为青岛海事法院处理执行标的物的首选方式。这种方式具有传统方式不可比拟的先进性、公正性、广泛性,使其成为解决标的物变现难、变现慢、执行过程透明度低、易受质疑诟病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记者 戴谦 通讯员 薛稳山 王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