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史五百”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   发布时间: 2017年03月06日

“史五百”是怎样“炼”成的

——跟访山东省优秀法官史丽丽“高速运转”的一天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戴 谦 通讯员 丁德振

503、507、528、510、525……这是一位法官近五年里每年办结案件的数量。

这组“沉甸甸”的数字来自黄岛区法院的一名女法官史丽丽,她被法官同事们冠以“史五百”之称。她的年均审结案件数在青岛法院系统位居前茅,曾获“山东省优秀法官”称号。

那这位“史五百”平时是怎么办案的呢?记者于2月24日跟访了她忙碌的一天。

早上8点半,寒风料峭。记者与史丽丽在位于黄岛区东风路的黄岛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门口见面。38岁的她,个头不高,白净的脸庞,眼镜后面是一双温和而有神的眼睛。简单寒暄后,史丽丽急急地说:“我先去给当事人送个单据……”记者便跟随她和书记员小周迎着寒风,匆匆步行10多分钟,来到附近小区的一当事人家中。60多岁的赵大爷因一起交通事故受伤造成偏瘫,案结后不方便去法院办理领取赔偿案的手续,史丽丽便主动利用上班前时间上门。躺在床上的老人拉着史丽丽的手一个劲地道谢……

在往回赶的路上,史丽丽边走边跟记者介绍说,她已经从事法官工作10多年了,现在担任民四庭的副庭长,这些年主要负责有关交通事故赔偿的民事案件。“现在交通事故相关的案子越来越多,必须提高办案效率。可能是有些当事人知道我审得快,还专门找我审案子。”她还开起自己的“玩笑”。

史丽丽一路小跑到达她位于法院五楼的办公室,穿上法袍,便疾步来到位于四楼的审判庭,开始她忙碌的独任审判员办案时光。

第一起案件, 是一起疑难的交通肇事赔偿案:一位老人骑着一辆三轮车,被一辆大货车撞伤。双方的代理律师争辩得很激烈,史丽丽全程则不温不火,语速快而表述清晰,抓住此案的焦点“司机是不是逃逸,保险公司如何赔”进行审理。此案因双方争议太大,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庭审,史丽丽最后说“由于不能进行调解,本案将择日宣判”。

紧接着,史丽丽又先后审理了另外两起交通事故赔偿案。她言语温和又带着些许威严,重在打开原被告的“结”……这两起案件,分别用了半小时且都当场调解结案——一起是摩托车与出租车相撞,出租车不承认闯红灯……经调解,出租车司机赔偿受伤的摩托车驾驶人7000元。另一起是摩托车与私家车相撞,骑摩托车者伤残,双方各有责任,调解结果是,私家车本人赔1.4万元、保险公司赔10万元。

忙中有序,办案抓准“焦点”;法中有情,能调解的调解,是史丽丽“速裁”办案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我会把握每一次调解机会,在坚持公正的基础上,力争尽快案结事了,”她说,“我经手的每一起案件,总是尽力让受害人尽快得到赔付,让办理的案件既要有速度、更要有温度。”走出审判庭的史丽丽对记者道出了心声。

11点40分,史丽丽骑上自行车,赶回不远的家中,给上小学的女儿做午饭。午饭间,看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是她的习惯……

下午一点半,史丽丽准时赶回办公室简单准备后,又开庭审理一起“蹊跷”的交通事故案件——在一个汽车修理厂,有人倒车撞上了修车工……史丽丽抓住此案焦点“驾车者是在这里玩,还是在这里修车,保险公司赔不赔”,认真听取双方辩论后,出示了她之前从交警部门调取的驾车者首次笔录……此案因无法调解,史丽丽将对此案择日宣判。

下午3点半,史丽丽回到办公室,开始了一天中最沉静也可谓是案结的最关键时段——写判决书。她告诉记者,“平时,我都是今天写昨天的判决书”。她指着桌子上四摞厚厚的案卷说,“分别是未开庭的、开完庭的、有可能调解的、当事人地址不清的,这样对繁多的案子分门别类,利于迅速准确办案。”她又指着身旁柜子里厚厚的案卷说,“这些是排期开庭的……”

说完这些,她打开电脑,边翻看案卷、边深深思索、边快速打字,如入无人之境……

这便是“史五百”普通的一天。记者在她“高速运转”的一天中,油然感受到的,是她对法官职业饱含的热爱,是她把司法为民的宗旨落实到大大小小的案件中。办好案、快办案,就是她坚守的“角色”。

(本文载于2017年2月27日《青岛日报》4版)

 


关闭

版权所有: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长江中路190号 电话0532-86988355  邮编:266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