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人民法院报》:铁肩担正义 丹心铸法魂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09月01日

【手记】用真情守护公平正义

一个人能把国家和人民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再加上责任感、使命感和坚强意志支配下的一以贯之和不懈实践,他就是毋庸置疑的英雄。

这些天来,笔者一直沉浸在对裴海明的无限追思和被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中。忘我与奉献,感动与痛惜,辉煌与平淡,国与家,忠与孝,德与得,占满了笔者的脑海。若不是笔者大量深入细致的采访,“积劳成疾”、“鞠躬尽瘁”、“人民公仆”、“公平正义”、“好法官”等,不过是些冰冷的词汇,亮闪闪、金灿灿,却硬生生、空洞洞。而走进裴海明24年的法官历程,却发现,对于他,这些词是那么真实、立体、鲜活,一笔一画无不凝聚着他的英雄风采。是呀,除了这些朴实无华而又沉甸甸的字眼,何以写照裴海明这位青岛西海岸父老乡亲心目中最难舍难忘的执行局长短暂而伟大的一生?

裴海明并不是横空出世的英雄人物,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他就在我们身边,很普通,极平凡,却用无数的闪光点成就了璀璨夺目的正义光芒!

24年,用真情守护公平正义。他的事迹,震撼并感召着我们的心灵;他的精神,在司法战线树起高大而坚实的丰碑!

 

铁肩担正义 丹心铸法魂

——追记山东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原执行局局长裴海明

丁德振 李蕾 李明

   有这样一个人,厚道是他的本性,谦和是他的作风,明断是他的品行,公平与正义是他永远不懈的追求!

有这样一个人,24年来,每一时,他都在为青岛西海岸的父老燃烧自己的生命;24年来,大江南北,无论是田间地头、海礁滩屿,还是厂矿车间、山村僻岭,都留下了他开拓、奉献的足迹。

有这样一个人,身材魁梧,说话时声音洪亮,从小跟着父母到青海支边的他有西北人的坚韧忠厚,同事们曾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西北狼”。

他就是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原执行局局长裴海明,2015年元宵节,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离世,享年53岁。

“等我回到青岛,一定要去他的墓前磕头!”

裴海明英年早逝,不仅领导和同事们扼腕叹息,就连他接触过的当事人也有不少得到消息后专门致电吊唁。这其中就有陈某,他在与办案法官通电话时得知裴海明去世后号啕大哭,可就在半年前,陈某对裴海明还是满腹怨言。

20065月,陈某借给崔某300万元在某村委会辖区内搞开发,该村委会提供70余万元担保。后因项目搁浅,投入资金难以回笼,陈某将崔某及该村委会告上法庭。法院判决,崔某支付陈某本金及利息共310余万元,该村委会在70万元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2009年,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崔某下落不明,村委会亦无履行能力。陈某既不能提供被执行人崔某的下落,也不能提供村委会可供执行的财产信息,该案陷入难以执行的困境。

因案件迟迟得不到解决,陈某变得焦躁不安,他认为执行不到案款就是法院执行法官不尽职,执行局领导不尽责,便通过各种途径找党委、政府领导,给执行法官施加压力。一段时间后没见什么效果,陈某就开始进京上访,各级领导层层批示,要求妥善处置。此时,正赶上原黄岛区法院与原胶南市人民法院合并,合并后裴海明主持新黄岛区法院执行局工作,他迅速接手了陈某上访案。裴海明对这个案子非常重视,深入了解案件情况,又多次约谈陈某,给他做思想工作。

之后,裴海明一方面督促办案人员多方查找被执行财产,另一方面积极与当地政府联系,要求村委会及时履行义务。在此期间,陈某曾一度息诉罢访,但一段时间后,又开始扬言要进京上访,在网上发布过激言论,对裴海明横加指责,并给有关部门写信,控告裴海明不作为。裴海明没有因为陈某的无端指责和谩骂而对陈某产生偏见,而是将其作为一种鞭策,更加执著地协调当地政府督促村委会履行义务,最终将村委会承担的100余万元(利息30余万元)执行到位,交到陈某手中。但不知内情的陈某对此并不领情,认为还差200多万元没有执行到位,这只是执行局应付差事。其实,他哪里知道,那些天,裴海明都是在带病坚持工作,后来因为病情加重,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裴海明躺在病床上还不停地过问陈某案子的进展情况,并用电话一遍又一遍地协调有关单位督促履行。这执行回来的100余万元,凝聚着他的多少心血。

听到办案法官陈述案件执行的原委后,电话那头的陈某数度哽咽,最后放声痛哭。末了,陈某向办案法官说:“我对不起裴局长,我现在在北京。等我回青岛,一定要到裴局长墓前磕头!”

“我们不仅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要净化这里的信用环境!”

“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用心去办案,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这是裴海明常说的话。

他曾经多次去处理一家乡镇企业的难案。事情纠葛多年没有结果,连企业主都绝望透顶,不再对案件执行抱任何希望。当裴海明夹着公文包走进企业负责人办公室向他自我介绍时,却碰了冷面孔。负责人根本不理睬什么裴局长裴法官,他翘着二郎腿轻蔑地说:“你们来了有什么用?还不是摆架子走过场?”裴海明没有恼怒,他憨厚地笑笑,自己落座。裴海明早对此案有所了解,他诚恳地向该负责人询问案子其中的几个重要细节。没承想,他只说了几句话,这名负责人就惊讶地立刻起身,恭敬地正视着他说:“领导,我感觉你这人特实在,你才是真正办事的人!”不久后,在裴海明的主持下,该企业的执行案子得以圆满解决。该负责人感激不尽地说:“遇到这种困难,还是靠法官啊!”

裴海明在办案过程中,一贯率先垂范,指挥在前,断阵在后。受冲击的情况经常遇到,受到威胁和谩骂更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在基层和农村,民众不太懂法,会想当然地把法官置于敌对面,常令裴海明的执行工作难上加难。有次裴海明带人去藏南镇执行,当事人怂恿一个15岁的孩子拿刀堵拦。周边的村民不懂法律,对他们围攻谩骂。裴海明联系公安将同事们解救出来,为了保证所有执行员的安全,他最后一个上车离开,所幸当时无人员受伤。裴海明大义凛然,对当事人晓以利害,动之以情,最终将事情成功解决。

“企业合法利益高于一切,只要需要我们法官去执行,我们就义不容辞”。有一年去江苏执行案件,裴海明带领同事冻结存款未果,直接进入工厂与企业老板交涉,不想落入危险境地。俗话说“强龙拧不过地头蛇”,本地人一看是外地法官,更加有恃无恐,组织煽动人员围攻执行人员。他们情绪偏激,气焰嚣张,不由分说就上前撕扯办案人员。裴海明挺身上前,沉着应付,好言相劝,却仍被过激人员撕掉了衣扣扯坏了制服。之后,他联络当地公安和法院,有效控制住局面,成功执行100多万元。还有一次去浙江执行案件,欠款方的几家开户行有的冻结,有的长时间无业务往来。经过实地勘察,结果发现欠款方在玩脱身计,将厂房设备租赁出去。裴海明果断联系该租户,多方做工作,从该租赁户截留应付租金60余万元。这两次执行行动,裴海明都因事制宜,千方百计想办法,为青岛东佳纺机集团挽回了近200万元的经济损失。

原农商银行胶南大场支行的曲主任对裴海明的突然离去表示“非常心痛”,他含着泪说:“裴海明这样优秀的法官,实在太难得了!他的事业心,他的工作激情,非常让人震撼!” “震撼”,因力量强大而产生的不可抗拒的作用,裴海明的事业心和工作激情,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曲主任与裴海明打交道是在2011年,当时刚成立不久的大场支行遇险——当地不良贷款太多,贷出去的款收不回来。当时的大场镇经济文化思想各方面比较落后,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不讲信用。而且有部分群众暗中纷纷效仿,无视法律,套取贷款,大场支行连连遭遇困境。在求助于执行局后,裴海明局长亲自带队奔赴大场镇,仅用了一天时间就立案90多起,两三天后再次立案,共立案逾百起。裴海明着手处理这些案件,他率领干警连续作战20多天,圆满完成任务。那段时间,无论刮风下雨,他每天凌晨3点出门,组织齐人员后,赶往45公里外的大场。曲主任根据他们到达大场的时间推算,裴海明他们肯定忙于赶路,都顾不上吃早饭,心里很不忍,就在食堂里备点简单的早点。可裴海明一大早到达大场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未来得及出门的被执行人堵在家中,所以他根本顾不得早餐,带领同事,直奔被执行人所在村庄而去。

有次在一个村庄办案,裴海明饿极了,同行的曲主任情急之下,就近买来一只猪蹄塞给他。裴海明抓起猪蹄狼吞虎咽地充饥,在场的人无不动容。曲主任说:“裴局长为工作顾不上吃饭不是偶然个例,有一次在裴局长的办公室,我看见裴局长接待完一拨接一拨的当事人后,已经错过了中午饭点。看样子裴局长是饿急了,他顺手拿过一个大茶缸子,撕开一包方便面,放进缸子里,倒入热水,好像水也不够热,还没等泡好,就呼啦啦吞下了。”说起这些,曲主任眼睛湿润了。

大场镇的被执行人居住相对分散,裴海明一行人就天天深入到每村每户去做工作。面对各种纠缠,他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对当村长的被执行人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为官没有信用,老百姓会学习你不讲信用,你就没威信,你这父母官就不好当。”有的被执行人“有来头”,他们找关系,托人求情,借用各种力量给执行工作施加压力,但裴海明没有退缩。他郑重地对镇政府说:“我们到大场办案,不只是为了大场支行,我们要净化这里的信用环境,创建金融安全区,推动这里的经济健康发展!”

曲主任红着眼睛说:“从那以后,大场镇群众的信用情况良好,我们银行可以放心地给予支持,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助力。这些年大场镇繁荣了很多,与裴海明一行人当年的成功执行有很大的关系。”

“好人哪!他是真正的好法官!”

噩耗传来,悲声四起,从领导到普通干警,全院同事莫不垂泪;从亲朋好友到社会各界,但凡知道裴海明,与他打过交道或者听说过他一些事迹的普通群众,就连有些案件的被执行人,闻讯后也莫不感伤、叹惜。有的群众甚至痛哭失声。有数百人自发参加了他的追悼会。许多后来的知情者纷纷将吊唁短信发送到裴家人的手机上,这些陌生的电话号码在表示沉痛哀悼的同时,也诚挚地表达着对裴海明深切地敬意:“裴海明,裴局长,——好人哪!他是真正的好法官!”

陌生人发来的短信里有这样一条:“您好,我是从高密来胶南的,开了个给人家挂线的小加工厂。有一年一橡胶厂的司机喝酒后私自闯入我车间,结果他自己倒在机器上伤着了。厂家就以此为借口,拖欠我们所有的货款不给结算。没办法,我只好起诉到法院,法院也判了,但厂家就是不履行,我们走投无路。我是外乡人,在这里没一点关系,谁也不认识。最后我找到了裴局长,他热情地接待了我,安慰我别着急,让我慢慢说缘由。裴局长让我放心,说只要对方有经济能力,就一定给我要回款来……结果还不到20天,事情就圆满解决了,真是救了我们啊。我们感激裴局长一辈子。我和他从来不认识,他却对我一个外地老百姓这么好,这么公正,真是个为民办事的好法官!

甚至有陌生人在菜市场偶遇裴海明的妹妹,端详她的模样好一会儿,在求证她真是裴海明的亲妹妹之后,激动地拉住她哭诉:“裴海明局长,他是个大好人哪,好法官哪!”

根据裴海明的遗愿,他生前没能对老父亲尽心尽孝,死后一定要陪老父亲在一起。可是,在他去世那天,家人匆忙去为他选墓地时却发现——裴老父亲坟墓旁的位置早被别人买走当了寿坟。寿坟,是孝子们提早为家中老人准备的墓地,是民俗中非常郑重的事情,哪能随便转让?开始,那户人家绝不买账,说给多少钱也坚决不会转让!就在裴海明下葬的日子,裴家人仍为选墓地着急时,那户人家的态度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主动提出转让墓地。原因是,他们无意间惊闻逝者的名字是——“裴海明”!那户人家说,“墓地现在就让给老裴,不必再谈钱的事!他是个好人!”

……

“大好人,好法官。”众口一词。极其简单的一个“好”字,到底包涵多广多深多重的含义?对亲人,对同事,对群众,对工作,一个“好”字,体现在裴海明短暂人生的方方面面,是全社会对他的综合评价;是老百姓对他的一致认可;是其他任何词汇无法代替和涵盖的好评;是赞誉之峰顶最夺目的那颗星星。正如他在执行局共事十多年的老同事李涛所言:“裴海明局长的一生,处处展现着平凡而伟大的人格魅力,他的好,真是无从说起,随意挑出哪个点都是闪光的。”

 

名利脚下踩 情义两肩挑

讲述人:李玉兰 (裴海明的妻子)

在我眼里,裴海明是个活得非常简单的人。他不喜好交际应酬,更绝缘于歌舞笙箫。他早出晚归,纯粹只是工作。他也不看重钱物,不在乎名利。所以,他所在单位集体荣誉不少,属于个人的荣誉证书却出乎意料的寥寥无几。裴海明常对我说:“干工作不要老想着成绩,不要老想着宣传自己,老老实实做人做事,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爱戴。”

在家庭生活中,裴海明与我和女儿约法四章:“在家不准谈工作;不准接受说情;不准接受贿赂;不准给司法工作抹黑!”

裴海明患糖尿病多年,需要每天打胰岛素和饮食调养。可随着他执行工作任务的加重,经常凌晨外出执行任务,用药和吃饭也就有一顿没一顿的不规律了。为了工作,他的手机每天24小时不关机,所以深更半夜常有过激当事人将电话打进来,一倾诉就没完没了。裴海明就这样时刻把自己绷在工作的弦上,因此常常休息不好。我心疼,为了让他安心休息,有时悄悄给他关掉手机,他就不高兴:“我是法官,我的手机是为百姓开通的,许多当事人随时会找我,打不通电话怎么办?”

有一次他要在凌晨突击执行,睡前将闹钟调到3点。结果他太累太乏,没听到铃响睡过了半个小时,睁眼看表,他忽地跃起,匆匆穿衣冲出门去。我又痛又气地嘟哝:“作为局长,凡事非要亲力亲为吗?”

深更半夜突击执行,这样的工作是家常便饭,有时连续一两个月,每天凌晨两三点钟起床,像一场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顾不得身体状况总是亲自率队,冲在执行工作的最前头。凌晨、半夜、重大节日、雨雪恶劣天气……诸如此类的时间段,往往是收获执行成果的良辰吉日,却是裴海明和同事们的辛苦日。突击执行中,多少次风雪路滑,多少次遭遇危险,但他毫不退缩,坚持带头冲锋陷阵。长期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导致他身体健康明显透支,他一到家就精疲力尽,常常是写完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就躺在沙发上不想动弹,沉沉睡去。

我非常担心。既然全家催他看医生不成,我就索要他在单位里历年的查体表,想从中了解具体情况。可裴海明隐瞒说,“查体表在政工科没发下来呢,我看过检查结果,没问题,你就放心吧。”直到裴海明去世后,我才在他的办公室遗物里发现了情况严重的查体表和各类药品!

20147月的一天,我下班回来,一进门惊骇得哭起来。

裴海明的双脚自脚踝处全部脱皮,血淋淋、烂糊糊,地上是他尚未清理完的道道血痕!我心疼地哭求他赶紧去医院治疗,可裴海明一边拿卫生纸擦血肉,一边吩咐我:“明天还有执行任务,哪顾得上去医院,你快点下楼去买副膏药给我贴上止止痛,别误了明天的事。”我强行带他去了最近的医院,我知道裴海明伤情的严重性,近期糖尿病导致他双腿浮肿厉害,走路“像灌了铅似的”,不得不扶楼梯上楼。急诊医生称,伤势太重,感染后会有截肢的危险,要求连夜急转青医附院。尽管裴海明对工作一万个挂心,但他实在不能走路了,只好住院接受治疗。他告诫我不要对外讲他住院的事情,大家都有工作忙,他不想惊扰别人。

住院期间,裴海明不能下床活动,他每天打电话询问执行局里的工作进展情况,过问挂号的重点案子、异地执行的案子……他请人送来卷宗材料,在病床上遥控指挥工作。住院期间,裴海明突发一次三级心衰,幸亏抢救及时才化险为夷,这一情况他从未告知领导和同事。想到这些年他在执行局的种种辛苦劳累,健康状况又每况愈下,加之原黄岛、胶南法院合并后执行局工作量加大,压力增加,我实在太心疼,就试探着劝他出院后换个工作岗位。裴海明却说:“执行局工作难,可不能因为难就退却啊。与一些企业职工比,国家给我的待遇不低,应该珍惜这份工作,在位多为老百姓办点实事。”

那次住院,刚能走路,裴海明就急急地办理了出院手续,赶去执行局处理案子。同事们看到,原本高大魁梧的裴局长明显消瘦了,那件跟随他十几年的棕黄色西服突然间显得格外肥大和空荡,都劝他保重身体。

裴海明常说,身为司法人员,决不能让法律的天平失衡。曾有位申请人听说被执行人“有靠山”,就担心赢了官司赢不回钱。他带着贵重礼物辗转打听到了我们家。裴海明义正词严地谢绝了他:“家,不是谈工作的地方,案件执行不是拿钱买来的。你相信钱还是相信法律?”申请人半信半疑地离去。不久,他就领到了执行款,他激动地握着执行法官的手表示感谢:“请转告裴局长,我相信法律!”

(本文载于2015818日《人民法院报》5版)

 


关闭

版权所有: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长江中路190号 电话0532-86988355  邮编:266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