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家属索赔偿款兴师问罪
法官调解力促双方握手言和
2014年5月23日 A16:商与法 稿件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作者:高峰
本报讯(记者 高峰 通讯员 陈福堂 王阳)“不给钱就到你家里闹,让你们全家没法安生过年!”近日,黄岛区人民法院执结一起这样的案件,申请人两次带全家人到被申请人家里兴师问罪,并扬言不给钱就常住下去,坚决不走。面对这一激化甚至有失控危险的矛盾,法官往返奔波不断调解,最终力促双方握手言和,圆满结案。
2012年10月,程某驾驶一辆两轮摩托车在原胶南市藏南镇路上行驶时,与正要左拐的行人徐某相撞,致徐某身受重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交警部门认定,程某应负次要责任,徐某负主要责任。此案经黄岛法院审理,一审判决程某按30%的责任向徐某的家属赔偿各项损失共计18万余元。对这一结果,程某既不上诉,也不主动履行义务,今年1月,徐某的家属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接案后,法官曾多次传唤程某,但他每次都以没有履行能力为由推诿搪塞。眼见快到农历新年却未见一分钱,徐某的家属要钱心切,于是一起闯到程某家里扬言不给钱就不走,让程某家也没法过年。得知情况后,法官立刻找到徐某的家属,向他们讲明要钱应符合法定程序,不能因此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更不能干扰程某家人的正常生活。同时传唤程某,责令他尽快履行法定义务。“法官,我手头确实不宽裕只能分期履行,您能不能从中调解一下。”程某为难地说。“只要你能尽快付款,我尽力调解。”法官说。随后,法官找到徐某的家属,了解了他们的心理预期后,表示希望能给程某一点时间筹钱。“快过年了您为我们的事往返奔波不容易,我们同意他分期履行,保证过年不到他家闹。”徐某的家属承诺。
转眼间春节已过,但程某迟迟没有付款迹象,徐某的家属大有上当之感,于是再次到程某家里兴师问罪。法官赶忙把双方再次约到一起,经过反复做思想工作,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程某承诺在今年4月1日前支付13万元,徐某的家属放弃其他权利。这次,程某没再“忽悠”,按时将13万元送到法官办公室,双方握手言和。为避免日后再出纠纷,法官把徐某的所有家属叫到执行局,按分配方案,当场发放了所有案款。“感谢法官,您想得太周到了。”徐某的父母握着法官的手说。
(本文载于2014年5月23日《青岛财经日报》A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