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网站!

《民主与法制》惩恶扬善,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司法力量——记“齐鲁最美法官”提名奖获得者吴仲雷

2022年07月13日
作者: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
打印 分享到:

           扫黑除恶 惩恶扬善  推动平安建设 维护社会稳定

  吴仲雷,男,中共党员,1983年3月生,现任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从事刑事审判工作15年,工作踏实肯定,不怕吃苦,勇于担当,拼搏奉献,一直奋斗在法院刑事审判工作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审判技巧,得到领导和同志们肯定与好评。先后荣获“平安城阳”建设先进个人、青岛市维护稳定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全市法院优秀法官、全区“学深圳、赶深圳”业务标兵、全省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2006年8月,吴仲雷大学学习的是会计专业,毕业后通过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进入城阳法院。刚到法院工作时,吴仲雷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从书记员学起,到刑事审判的行家里手,逝去的是时间,付出的是努力,收获的是成长。白天从送达、记庭、整卷的点滴工作做起,晚上翻开法律书籍从头学起,给自己加压,为自己充电。虽然每天都在重复近乎相同的工作,看似简单但考验耐心。他在书记员岗位上一干就是5年,完成庭审记录1500余次,对刑事审判工作有了全面了解和掌握。

  在熟练掌握书记员工作的基础上,他积极完成其他审判工作,例如庭前调解、办理案件、起草简单法律文书及独立撰写完整判决文书。2013年,成为刑事审判助理审判员。身份转变代表着工作性质的转变,在担任法官助理及法官期间,共办理各类刑事案件1000余件。在审理案件的同时,不断探索和创新适用“刑罚个别化”和试点“刑事速裁制度”“刑事案件认罪认罚程序”。锤炼了业务能力,提升了司法水平,取得良好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吴仲雷始终铭记并恪守“多换位思考,用良心判案”的法律信仰,多年来一直坚守,不敢有丝毫懈怠。法院工作十几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办理的不是普通的一起案件,而是办理的一个人的人生。”他深知刑事审判工作责任,严格审慎处理好每一起案件。为了查清楚潘某故意伤害案有关事实,他跑遍了被害人受伤诊治的多家医院,找主治大夫核实当时伤情及治疗经过。到法医鉴定中心咨询专家,到公安局调取鉴定检材,找专业大夫咨询伤情的形成。通过网络及书籍学习相关医学知识,排除合理怀疑,做到胸有成竹,无漏无错,办成铁案。为了调解一起交通肇事案,他走访了双方当事人及其亲属邻居,了解到双方的真实诉求及面临的困难。到被告人村委会了解情况,现场组织调解。在他的耐心调解下,达成和解协议。在漫长的履行期间,双方当事人因时间的磨砺,变得平静而和谐。每年主持双方交接案款,感受颇深,心怀感慨。近三年来,吴仲雷办理附带民事案件近150件,调解和解率达到96%,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为城阳区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勇于担当,主动挑大梁、担重任,完成黑社会案件审判等重大工作任务。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攻坚阶段,城阳法院受理了一起犯罪事实众多、黑财数额巨大、案情纷繁复杂的黑社会案件——王某某“套路贷”类型黑社会性质组织案。面对300多本刑事卷宗,春节假期未结束,吴仲雷就带领审判团队加班工作,一本一本地阅卷,归纳事实,完成50万余字的阅卷报告。多少个加班的夜晚,对犯罪情节反复推敲。为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完成审判任务,吴仲雷认真细致研究送达、提押、庭审方案,跑遍城阳、普东各看守所,最终采用公安专网搭建远程庭审系统完成庭审。10天的庭前会议,他跑遍了李沧、城阳、市北、即墨各区派出所,连续8天公开开庭审理结束后,吴仲雷制定了以小时为单位的办案计划。上午处理日常工作,下午一个人在审判庭撰写判决书,每天加班到凌晨。2020年9月30日,当他对19名被告人宣读完372页、20万余字的刑事判决书后,感到了成就感与自豪感。王某、魏某某等29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吴仲雷组织精干审判力量全力扑在该案审理上。案件162本卷宗、29名被告人分别关押在青岛6个看守所,2天完成送达,召开10天庭前会议,连续5天公开开庭审理,撰写316页、18万余字的刑事判决书,吴仲雷带领审判团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编辑:王婧

  审核:戴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