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网站!

《青岛早报》:拖了两年 51万工资追回来

2014年07月08日
作者: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
打印 分享到:

  工资迟迟未发,公司债务缠身面临倒闭,员工们的血汗钱眼看就要打水漂。城阳法院在执行一起金融借贷合同案时提前预警,两起案件合并执行,不仅解决了金融债务,还帮员工们执回工资款。昨天上午,38名员工如愿在法院领回了51万余元的工资款。现场>>> 38名员工领回工资款

  昨天上午,城阳法院举行案款集中发放活动,时间还未到,城阳一家健身器材公司的员工们就早早前来等候。排队、签字、领取支票,虽然大家心情焦急,但现场秩序井然。“1.2万元的工资款到手了,终于可以放心了!”领到工资款的蔺女士高兴地说。记者了解到,本次发放的案款达51万余元,涉及该公司38名员工,领取金额从6000元到3万元不等。

  蔺女士是该公司的一名内勤,上班只有一年多,却被拖欠了半年的工资。“当时孩子只有一两岁,每个月还要还1000多元的住房贷款。”回忆那段时间蔺女士说,在公司上班,每月工资2000元,半年时间没领到一分钱,期间,一家三口全靠丈夫每月两三千元的工资维持生活。回顾>>> 债务缠身公司拖欠工资

  蔺女士说,2011年年底起,公司开始陆续拖欠工资,到2012年7月份的时候,公司就已经停产,工人们开始陆续离开公司。事后,大伙也曾到公司讨要工资,但老板每次都称 “贷款下来就发工资”,一直到去年3月份仍没有结果。期间员工们的情绪非常急躁,多次联合到公司催要。

  “这起涉劳动争议纠纷案历时两年,案件当事人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且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有几人家中还有危重病人,急需用钱。”城阳法院执行法官说,其中年龄最大的员工70岁,退休后本指望赚点钱补贴家用的。陆续立案后,心情急迫的工人家属开始一起到公司讨要工资。期间,执行法官多次上门安抚被拖欠员工。解决>>> 两案合并执行迎刃而解

  去年1月份,城阳法院在执行一起金融借贷合同案件时了解到,城阳某健身器材公司向银行借款500余万元,公司内部设备老化面临倒闭,且名下没有可执行财产。“当时,公司已经停产,且存在拖欠工人工资情况。”执行法官说,考虑到公司债务数额巨大,一旦倒闭,工人工资很难得到保障。法院调查得知,该公司与另一家包装公司是同一法人,且该包装公司以名下的一处房产担保贷款,于是,法院对这处房产进行查封。

  去年3月份开始,法院陆续接到公司员工的执行申请,决定拍卖此处房产。但由于房产涉及纠纷较多,连续三次竞拍均流拍。法院成立专案组,将两起案件合并执行,通过多方协商,最终借贷银行将此房产买下,除了抵消银行欠款外,还余下100多万元,优先用于支付工人工资。

 ——本文载于2014年6月4日《青岛早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