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人民法院报】戎装换法袍 筑梦新旅程 ——济南中院为转业军人搭建干事创业新舞台

  • 作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1日

  

  在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法官:

  他们来自不同的军营,却有着共同的法治梦想;多年前,他们相继脱下军装,走进济南中院的大门;在司法改革的大潮中,在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攻坚战中,他们以军人的勇敢、智慧和坚韧,知难而上、精益求精,不断攀登一个个人生高地,成为审判执行领域的业务骨干和行家里手……

  法袍成就梦想新高度

  2004年,“80后”法学专业毕业生王国辉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武警战士。2009年初,王国辉转业来到济南中院,成为了刑事审判第二庭的一名年轻法官,凭借优秀的法律素养和部队培养起来的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王国辉迅速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刑事审判法官。

  2017年初,王国辉担任审判长主持审理了一起走私珍贵动物制品案,这起案件也被媒体称为建国以来最大宗走私濒危蝴蝶制品案。为慎重稳妥审理这起案件,王国辉不仅查遍了国内外相关资料,还阅读了大量关于蝴蝶生长周期和产地品种的专业书籍,到案件审结时,王国辉已俨然成为半个“蝴蝶专家”。最终,法院判决3名被告人犯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分别获刑五至十年不等,并处相应罚金。

  “公正的审判应起到引领社会价值导向的作用。脱下了军装,穿起了法袍,我变换了另一种角色,承担着应有的社会责任!”王国辉说。

  从军校教师到专家法官

  在拿起法槌前,济南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李玉是济南市陆军学院的物理教师。2005年转业至济南中院后,他考取了司法资格,走上了知识产权审判之路。

  2015年,他审理了一起专利权纠纷案。陕西某公司是一种消防排烟装置的发明专利权人,该装置的控制系统可以无线或有线控制,该公司将这个特征写进了专利说明书,但在专利权利要求中却只提到了无线控制。后来,该公司发现山东某公司在其生产的消防车上使用了一款与自己专利功能相近、以有线系统控制的排烟装置,认为对方侵害其专利权,请求法院审理。李玉多次请教业内专家,大胆采用业界广受认同的“捐献原则”,认定有线控制系统属于陕西某公司已放弃的技术方案,不在专利权保护范围内。判决结果厘清了侵权与创新的界限,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被最高人民法院选为“2015年度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

  13年来,李玉全年案件结收比均超过100%,屡次获得办案能手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完成了从军校教师到专家型法官的华丽转身。

  执行一线的攻坚者

  从2001年从部队转业到2010年5月进入执行局,戴伍健已在执行岗位上奋斗了9年。他认为,作为执行法官,始终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今年年初,滨州的邵女士拿着一叠购房合同和发票来到济南中院。2012年,她购买了当地某开发商开发的一套房屋,开发商交房后,邵女士没有及时办理房屋登记。2016年,开发商陷入债务纠纷,其名下的两栋住宅楼全部被查封,这其中就有邵女士买的房子。戴伍健认为,邵女士的情况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能够排除执行的情况,迅速作出裁定,中止执行。执行实施人员依法为房屋解除了查封。

  在济南中院执行局,像戴伍健这样的转业军人非常多。他们奋战在执行一线,从事着查封、扣押、拘执、过付等任务。不论寒冬酷暑,执行令就是他们的冲锋号,在全国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战斗中,发挥着源源不绝的正能量,有力地捍卫着法律权威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院队伍中的生力军

  把安排好、使用好、培养好、关心好军转干部的“四好”问题摆上党组抓队伍建设的议事日程,是济南中院抓队伍建设的突出亮点和特色。多年来,该院党组十分关心军转干部的成长进步,积极为军转干部“搭台子、压担子、唱主角”,不断为他们营造干事创业的舞台,使他们成为人民法院的一支骨干力量。

  济南中院现有军转干部347人,占全院正式干警的47%,其中员额法官46人,占入额法官总数的37.7%。近年来,济南中院按照要求对军转干部积极接收,妥善安置,依照每个同志的专业特长和志愿要求,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原则,及时分配到相关庭室学习锻炼,使其尽快适应角色。

  为使军转干部早日适应法院审判工作,济南中院积极组织各类法律知识、审判业务基本技能、党风廉政建设、法官职业道德等内容的专题培训,让军转干部边工作边学习。在压担子的同时,济南中院党组十分关心军转干部政治上的成长和进步。在干部提拔任用方面,对作风过硬、司法审判业务熟练、组织领导能力和服务意识强、群众公认好评的军转干部大胆使用。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