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法》随笔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25日 | ||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也生出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感慨。人,为什么而活?如何才能活出人生的精彩?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能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和看法。近日闲暇偶读日本作家稻盛和夫的《活法》一书,深受感悟和启发。本书对人生的真理、生活的意义、人生应有的状态和原则进行了深入论述,有很多地方充满正能量,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是一本激励人生,润泽心灵的优秀书籍。 稻盛和夫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他的作品《活法》不单是个人成功励志的心灵鸡汤,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企业管理运作的指导经典,更是充满理论思辨的处事哲学书籍,知识涵盖神学,哲学,经济学等领城,要全部梳理,完整呈现其思想还真需要时间和精力。我觉得《活法》一书中,最“吸睛”的看点,就是"提炼灵魂"。稻盛和夫在书中写到,“人生的意义在于修炼灵魂。人类活着的意义、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最根本的疑问,我仍然想直接回答,那就是提高心地,修炼灵魂。”这样的论道在我们面前既不高深,更不陌生,这与我们党提倡的提高党性修养,提升人品官德,何等相似。活在高洁的品行中,活在心忧天下的情怀里不正是我们的追求吗?法院干警,守卫公平正义,评判黑白是非,需要我们时刻叩问自己的灵魂,"我心安否"。认同稻盛和夫的“提炼灵魂”说会让你觉得“上不愧党,下不愧民”,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我们自觉坚守的初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我们应有的情怀和担当。 法院干警活就要活在“上品”级的灵魂中。 法院干警“上品”级的灵魂是敬畏心。我们常说无知者无畏,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我们就该在灵魂里安放敬畏。一个懂得敬畏和不知敬畏的人活着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区别,“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灵魂中有了敬畏便会约束自已狂妄的内心,从而要求自己活成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没有敬畏之心的人,他将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口无遮栏,目无法纪,行无约束,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我认为敬畏心如同灵魂里的一条高压线,也是一堵防护墙。我们法院干警应该本能的敬畏法律、规则、道德、伦理,只有有了敬畏心我们才能作到做人言信,在职言公,执法言理,居家言忠,在敬畏中活着我们才能感受事业的顺利、家庭的美满,体会妻贤子孝、交游广阔的快乐人生。 法院干警“上品”级的灵魂是善良心。“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人之初,性本善”,"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些都是我们从小便耳熏目染的道理。同情弱者,避免弱肉强食,引导社会进入公序良俗的法治社会,要求法院干警的灵魂是善良的,我们的善良和良心也会日刻警醒我们的所作所为对得起灵魂深处的终极发问,"我对得起自已的良心,我是问心无愧的"。善良和仁慈应该是法院人灵魂中最温暖、最艳丽,最夺目的那一缕阳光,有了善良的灵魂,我们活着才有真心爱父母、爱子女、爱他人、爱自然的情感和根基。 法院干警“上品”级的灵魂是感恩心。“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说的就是做人要懂得感恩。人活着就应该让感恩之心在血液中汩汩流淌,让爱的芳华在我们的灵魂深处默默传递。我们这些法院人需要感恩的人和事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感恩父母含幸茹苦的养育,我们要感恩老师的教育栽培,我们要感恩爱人的相濡以沫,我们要感恩同事的支持理解,我们要感恩岁月静好,负重前行的所有人;我们法院干部更应感恩我们工作的平台。让灵魂始终活在感恩中,这样才能沉滤我们内心的苦闷、忧郁、激愤、不安,这样充盈在我们心下的才会是美好、快乐、幸福与宽容。 法院干警“上品”级的灵魂是简单心。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生活不简单,但应简单过。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要想保持心灵的单纯和宁静是难能可贵的。面对功名利禄的考验,面对金钱美色的诱惑,多少人失去心理平衡,多少人想得太多太多,多少人为此一错再错。官到底要做多大,钱到底要挣多少,房到底要住多宽,我们要在灵魂深处去寻找答案。我们法院人都“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我们不乏亲见一些人曾经风光无限,到最后却竹篮打水,成为我们的堂前罪人。有的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叠荡起伏的人生落差,说到底是灵魂不简单,不纯粹。远不说周永康,令计划,近只说杨建华,任爱民。因为面对权力不简单,对权力想多了,杨建华制造了南充的“官场地震";因为面对金线不简单,对金钱想多了,任爱民身陷囹圄。让自已灵魂简单,就少了贪婪;少了贪婪,就容易知足;容易知足,就容易获得幸福,活得洒脱。活着的人生价值不在乎自己官有多大,应在乎自己的才、德是否配其位,活着体会人生的幸福不是房子有多宽,而是房子里的笑声有多甜。 读稻盛和夫的《活法》,就如同在聆听智者在为你指点人生迷津。读完,你会觉得他绝对不是一个坐而论道的“布道者”,他更是一个掌握了命运法门的“实干家”,他在“行”的方面同样有更多独特精妙的见解,能让你学会如何搏击人生。最后让我们用稻盛和夫的原文结束感悟:“命运不等于宿命,所以我们才需要学习活法,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也造福别人的命运。所有人都因宇宙的需要而存在,做作为人应该做的事,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这样的活法,一定会迎来光辉灿烂的未来。” (转自最高法网站)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