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亲情的天平上不应该放上金钱砝码

来源:东昌府区法院   发布时间: 2022年02月25日

  近日,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共有物分割纠纷一案,亲兄弟间为争夺父亲遗产走上法庭。

  2021年12月,原告王强(化名)一纸诉状将其兄长王刚(化名)及其侄子王小友(化名)告上法庭,要求分割父亲的死亡赔偿金。

  原告王强称,父亲于2021年3月因交通事故不幸身亡,获得赔偿金32万元,涉事保险公司将该赔偿金支付到侄子王小友的银行账户,这32万元作为父亲的遗产一直未进行分割,自己作为继承人,有权继承相应的份额,父母养育了自己、兄长和弟弟三人,三个人应当有同等的继承权和继承份额,诉请法院判令被告支付原告相应份额,即6万元。

  被告王刚辩称,王家有三兄弟,老大王刚、老二王强、老三王德(均为化名),自2003年王家三兄弟就进行了分家,并签订了分家协议,约定老大王刚负责赡养照顾父亲,老二王强负责赡养照顾母亲,老三王德分别负担父亲、母亲的三分之一费用。父亲身体不好,长期需要吃药治疗,更需要人照顾,都是自己、媳妇和母亲照顾,老二王强根本没有尽到赡养义务,不应当分配父亲遗产。而且父亲交通事故纠纷和父亲的身后事都是自己处理的,也都是自己拿钱办的。对于32万元赔偿金怎样分配,遵从母亲的意见。

  王母作为本案的第三人表示,老二没有尽到赡养父亲的责任,王家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也都是靠着老大王刚和大儿媳妇跑前跑后,并且在王父出事后,为了争夺父亲的死亡赔偿金,竟然表示如拿不到自己的份额,就不再照顾母亲。王母不同意分给老二王强份额。

  王德作为本案第三人表示尊重母亲的意见。

  本案由东昌府区法院郑家法庭林孟良法官主审,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和情感纠纷,林法官选择用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他表示,家庭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家事纠纷中家庭成员内部发生的矛盾冲突,涉及伦理、血缘、情感、身份等因素,牵扯的问题很多很敏感,更应注重情感和家庭关系的处理,如果单纯的依靠依法裁判处理,往往不能解开当事人心底的矛盾疙瘩,从内心深处化解双方矛盾,也会引发裁判后的后续矛盾纠纷和衍生案件。为了尽快妥善化解矛盾,庭前林法官多次电话沟通调解,但均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矛盾很深,态度都很坚决,情绪也很激动。庭审当天,案件当事人均到庭,林法官把庭审过程当成调解过程,按照庭审程序进行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最后陈述,对双方提交的证据一一进行了核查、质证,让各方当事人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敞开心扉把矛盾和误解说开。走完庭审法定程序,林法官继续开展调解工作,站在法律的角度、社会的角度和家庭的角度给当事人讲法、讲理、讲情,最终促成当事人冰释前嫌,达成和解协议,32万元扣除花费后剩余191597.2元,老二王强分得30620元、老大王刚和老三王德分别分得3万元,剩余100977.2元给王母,当事人当庭进行了案款过付。王家每个人一遍遍用质朴的“谢谢”二字表达了对案件处理结果的满意,以及对法官用心办案的感激。

  案子结了,事情了了,但是该案所反映出的问题值得让人深思。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苦大人不能苦孩子的思想深深扎根在父母的心里,父母为了能够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好的人生未来,可谓是甘愿用尽每一滴心血,不求回报,但求儿女幸福,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当有一天父母白发苍苍、年老体衰时,期望的是养儿为防老,然而非但没有得到子女的回报,却要面对被抛弃,这种金钱利益对亲情的暴击,是何等的让人心寒和绝望。父母恩情在金钱面前就那么的渺小吗?当儿童姗姗学步时,父母可曾用金钱衡量过孩子的价值?在金钱面前,是否还记得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羔羊跪乳,乌鸦反哺,懂得感恩和回报才能让爱充满人间,有爱滋养的家庭才会和睦团圆,有爱支撑的社会才能在文明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所以,请不要将金钱放上回报恩情的天平。


       文字:陈奎玲 李明玉

       编辑:李明玉

       审核:席守田  曲立明

关闭
版权所有: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聊城市松桂路75号 电话:0635-8939999 邮编:2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