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群众办实事,司法服务再升级 ——东昌府区人民法院深入开展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
||
来源:东昌府区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 2021年07月09日 | ||
3月份以来,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按照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安排,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要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提供多层次的司法服务,持续推出为民服务新举措,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倾听群众意见。根据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要求,结合“大走访、大调研、大调处”活动,该院组织举办“开门纳谏”和“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服务界代表、金融界企业代表、部分案件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走进法院、参观座谈。重点围绕劳动争议案件、涉疫情案件、民间借贷案件、执行案件等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制定整改措施。现场气氛热烈,很多参加活动的群众表示,通过座谈,不仅找准了“心头之痛”,而且做到了“对症下药”,一些顽瘴痼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3月份以来,共计召开座谈会3次,征求意见建议24条,出台便民惠民措施5项,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接受群众监督。“监督是最好的净化剂”。为推动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素质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该院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内容的公告》,重点围绕“六大顽瘴痼疾”进行公开,畅通监督渠道,明确监督举报受理时间、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地址,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同时,组织干警深入兴业社区、农商银行等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征求群众和服务对象对法院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措施。共计收到群众反馈问题和建议70余条,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回应群众需求。该院始终坚持需求导向,把群众“最关心的”作为“最关注的”。针对群众对公正司法的需求,该院组织开展重点案件评查工作,对超审限办案、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了严肃整改,并制定了《关于全面深化司法规范化建设的落实意见》,不断提升执法办案工作的规范化水平。针对群众对便捷办案的需求,该院加快“智慧法院建设”,在全院推行全流程网上办案,实现立案、送达、保全、庭审、执行等诉讼事务网上办理,有力提升了审判质效。针对群众对平安法治的需求,该院推动扫黑除恶斗争长效常治,建立了12项常态化工作机制,助推平安东昌建设,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2021年6月,该院刑事审判庭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人民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 解群众之“难”。按照“三遍访”工作要求,该院院领导和“民情书记”带领服务队和干警深入东昌府区梁水镇开展走访,采取入户访问、田间村头拉呱等方式同村民们谈心交流,征求意见,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难”问题,该院“民情书记”积极与主管部门协调沟通,新增一条闫寺至八刘的公交线路,打通了沿线十几个自然村不通公交车的“堵点”,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同时,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维权难”等问题,该院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学校开展“送法进社区”、“送法进校园”等活动10余次,充分发挥了党员模范先锋作用,提升了群众法律意识。2021年6月,该院机关党委被聊城市委评为“聊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解群众之“愁”。完善涉诉信访案件研判分析制度,强化“判前释法、判后答疑”工作。开展涉诉信访化解专项活动,通过官方网站发布《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院领导接待涉诉来访公告及安排计划表》,每个工作日由一名院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并公布预约电话、接访范围和接访时间,依法保护群众的合法合理诉求,共计排查化解信访案件40余件。在接访过程中,该院赵耀彤副院长通过耐心解释、法律宣讲和合理引导等方式,成功化解一起长达十几年的信访积案,当事人从一开始的不信任到信服,再到佩服,再到赠送锦旗,映射出该院对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坚守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解群众之“盼”。该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聚焦群众期盼,做到“群众有所盼,法院有所为”。针对群众期盼的网上快速立案的问题,该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电子屏,以动漫视频的方式对网上立案等事项流程进行讲解,并增派工作人员现场指导群众进行网上立案;针对群众期盼的设立便捷通道的问题,该院增设“无障碍通道”,方便身体障碍人士和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群众办理业务;针对群众期盼的增设便民设施的问题,该院在各审判庭门口和走廊内安装了桌子,方便诉讼代理人和当事人翻阅文书和签字。这些看似普通一桩桩的“小事”,法院干警都当做“大事”来办,甚至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来保障各项便民措施落实到位,努力以“辛苦指数”来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获得了群众纷纷“点赞”。 多元解纷汇聚正能量。“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重在于解纷”。该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注重法理情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东昌府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区工商联商事纠纷调解平台、“家事纠纷化解中心”和“职工权益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等平台,构建“调解在前,立案在后”的工作机制,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前端。近年来,该院家事案件调解撤诉率由 49.1%上升到 63.5%,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让家庭成为人们美好生活港湾”的目标。2021年4月,该院嘉明法庭(家事审判法庭)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并在全省人民法庭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 惠民纾困汇聚大力量。为加快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推动资源均衡配置,及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该院与东昌府区司法局联合成立“东昌府区法律援助中心道交团队工作站”,打造聊城市第一家针对于交通事故专门成立的行业性法律援助站点,及时为经济困难的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帮助,实现法律服务“面对面”、案件处理“门到门”。同时,强化司法救助力度,加强与区委政法委的沟通,针对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确实困难符合法定条件的执行案件进行司法救助。3月份以来,共上报区委政法委对3名当事人进行司法救助,救助金额7万元,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司法温暖。 改革创新汇聚高质量。该院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提高司法效能。针对事实清楚的简易程序等案件,综合运用“要素式”审理、“表格式”裁判、“类案集中式”审判、“无人记录式”审判及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等方式简化审判流程,减轻群众诉累。创新破解执行难工作模式,加大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的执行力度,持续开展“凌晨行动”36次,严厉打击拒执行为,全力兑现胜诉权益。同时,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讼诉缴费、退费系统,实现“诉讼费扫码支付、电子票据自动推送、诉讼退费网上办理”,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文字:肖亮 编辑:李明玉 审核:曲立明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