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待遇竞合可否“双赔”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09月10日 | ||
陆某,系某公司员工,发生交通事故,确认工伤,是否能得到双倍赔偿?日前,东昌府区法院依法审理了该案。 1月25日8时40分左右,陆某在下班回家途中发生车祸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工伤决定书,认定陆某在下班途中受伤致死符合工伤认定范围,现予以认定为因公死亡。 陆某的家人为其申请了工伤认定,那么肇事司机的侵权行为根据民事法律规定也应给陆某以民事赔偿,那工伤与侵权责任发生竞合时是“双倍赔偿”还是“差额补偿”? 东昌府区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这种情况在审判实践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待遇“差额补偿。即发生交通事故后,劳动者可以同时主张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保险给付,但其所获得的赔偿,不应超过实际遭受的损害。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原劳动部1996年颁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该《办法》第28条规定:“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应当首先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处理。工伤保险待遇按照以下规定执行:(一)交通事故赔偿已给付了医疗费、丧葬费、护理费、残疾用具费、误工工资的,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相应待遇(交通事故赔偿的误工工资相当于工伤津贴)。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先期垫付有关费用的,职工或其亲属获得交通事故赔偿后应当予以偿还。(二)交通事故赔偿给付的死亡补偿费或者残疾生活补助费,已由伤亡职工或亲属领取的,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不再发给。但交通事故赔偿给付的死亡补偿费或者残疾生活补助费低于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由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补足差额部分……”。 第二种观点认为,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待遇“双赔赔偿”。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非常明确地规定劳动者向第三人提起人身损害赔偿应当支持。所以,当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待遇发生竞合,职工可以依照不同的法律规定分别获得救济。 东昌府区法院同意第二种观点,即在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待遇发生竞合时,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待遇可以获得双重赔偿。一是从法律效力来看,《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是劳动部制订的,属于部门规章,而且只是试行办法,《工伤保险条例》是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属行政法规,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部门规章要服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因此,当《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相关规定与《工伤保险条例》不一致时,应适用《工伤保险条例》。 二是从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保险待遇的性质看,两者请求权的基础不同,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也不同,属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获得工伤赔偿是基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受《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调整,赔偿责任人为工伤保险机构或用人单位;而获得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是基于受害者与第三人之间存在侵权法律关系,受《民法通则》、《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调整。因此,工伤人员完全可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同时,又依道路事故处理的规定获得交通事故的侵权损害赔偿。依据以上分析,遂作出以下判决:该公司支付陆某家人被告丧葬补助金16884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491300元,计508184元;肇事司机赔偿31余万元。潘辉 任玉堂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