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星光,闪耀星河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02日 | ||
读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有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英雄模范就是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星辰,是时代潮流中的闪亮坐标,他们的精神引领着我们前行,鼓舞着我们奋斗,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发光,共同汇聚成闪耀星河。 将视野放宽,不再聚焦于个体,而是从更高远的维度去看历史,人生舞台剧的镜头就会不断被拉远。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转瞬即逝的,在人海中浮浮沉沉,最终消逝于时光长河。但总有一些人能突破这样寻常的轨迹,在漫漫的历史星河中成为不朽的星辰,永远闪光。我们可以把那些闪光点串成光环,汇聚成光,这一束光就是精神。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的奋斗进取、顽强拼搏,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在坎坷荆棘的人生道路上让生命之花昌盛不衰,芬芳永驻;数不胜数的英雄人物在波涛汹涌的生命江河中无畏礁石,搏击不息、前赴后继;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用他们的忠诚、坚守、奉献,刻铸了各自的精神标识,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要充分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对我们而言,每一次对英模精神的仰望,都是一次对初心使命的庄重宣誓;每一次对英雄模范的缅怀,都是一次唤醒人生意义的自我警醒;每一次对英模人物的赞颂,都是一次砥砺责任担当的美好传承。 那些让我们动容的精神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力量,或许从那些可敬的法院人的身影中,我们能听到回答。通观人民法院涌现出来的英模人物,周春梅、王小莉、周淑琴、黄志丽、邹碧华、胡国运……每一个名字就是一颗星,群星璀璨,燃亮正义的天空。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均体现出一名法院人心怀“国之大者”历史使命感的初心责任,体现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者所绽放出来的理想信念之光,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辐射到我们身边的每个法院人身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特定的职业有着特定的社会责任、特定的使命担当,法官职业亦不例外,须有履职的自觉、担当的自觉。法官应该是一个保守、被动、低调、谦抑的职业,具有渊博学识,能够洞察世象,明辨是非却又心如止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不同于律师,法官们都不喜欢在聚光灯下的感觉,他们习惯于冷静地去旁观社会、思考人生,因此有人说,法官的尊荣在于法官的寂寞。也正因如此,在正常的工作中,法官身边少有光环,更远离鲜花和掌声。他们很难成为影视剧中赴汤蹈火、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就连近年来拍摄法官的电视剧,也多是《小镇大法官》这样的邻里家常,演绎不出惊天动地的感人情节。如果不是某些特殊契机,法院人一生都会是在这个社会上默默耕耘、不为人知的普通工作者。 但社会的关注点也会聚焦到某些个体,穿透平凡背后,呈现出是邹碧华对司法体制改革殚精竭虑的苦苦探索,宋鱼水对“辩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孜孜不倦,周春梅对捍卫公平正义的坚定追求,以及胡国运、黄志丽等众多法院人坚守底线、担当负责的敬业之举。这些法院人所绽放出的精神上的光辉、人格上的魅力,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让每一个了解这个职业的人为之动容。 驻足浅思,我们所学习的英模人物也并非遥不可及,从某种角度来讲,英模精神根植于大多数法院人思想理念中,那些不为人知的动人事迹,也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同事身上。 2019年法院调整内部机构设置的同时面临跨行政区划改革,济南铁路运输法院面临转型升级,行政案件受理数居全省基层法院首位,原先的民庭、刑庭统一划归成立了综合审判庭。所谓“综合”,即法官不仅负责办理普通民商事案件,还承担着刑事审判及行政案件审判职责。纷繁复杂的案件类型,无疑对法官的业务水平、办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综合审判庭的带头人,庭长方云,不断探索新路径,寻求新出路,努力推进审判业务创新、办案流程再造。 “选择,因于热爱,热爱,更应坚守。法官于我而言是一个梦想、一份使命!用自己的手,为法治、正义点燃一豆之光,正是毅然选择踏入法院之门的初衷!”我院综合审判庭还有一位被誉为是“铁金刚”的女法官——徐宏,这是她在年终工作总结上的一段话。2016年济南铁路运输法院成立了唯一一个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法官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承接了民庭案件总数的65%,案件审理周期仅为20余天,当庭宣判率100%、她创建了一套独特的理念、模式和方法,带动全院各项审判指标稳步提升。她一心扑在工作上,无时无刻,随时随地,工作一刻不曾停止。上班不够,下班来凑, 只要有案件需要研究,不管公交车上、孩子补习班前,还是半夜醒来,甚至病床上,都能看到她潜心研究案情的身影。 相比于法院其他庭室,研究室的工作虽然不与当事人打交道,但更需要耐得住寂寞与枯燥,既低调又不易出成绩,但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拥有法律资格证却始终耕耘在文字工作中,在济南铁路运输法院还有这样一位“材料专家”——宋玉涵。虽然现如今法院的研究室已并入综合办公室,但变的是部门,不变的是工作性质,自进入法院起她就潜心于文字和审判管理工作。7年间,她一方面与熟悉的文字材料为友,一方面与错综复杂的案件数字相伴,没有懈怠,更没有固步自封,她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不断突破自我。7年间,她用文字触摸法院发展的脉搏,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并将忠诚付与了时间。 通过学习先进英模,再反观身边那些默默奉献着的同事们,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守护自己忠诚和信念,把一件件琐碎的案子办好,把一个个烦恼的情绪、尖锐的矛盾化解,把繁琐流程中一桩桩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做妥帖。 这些平凡的工作者们,是这个社会真正的脊梁,他们的坚守弥足珍贵。如果没有他们对法律精神和法治梦想的坚守,我们就不可能翻越最崎岖的山峰,也无从期待最美丽的风景。这份坚守并非坦途,需要坚韧的意志和不懈的奋斗,这就注定了我们法院人必须心怀责任并敢于担当。 当今社会,法院工作内外环境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法院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人民群众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要求和期待不断提升,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人民法院司法能力相对滞后之间的主要矛盾依然存在。伴随着各种社会监督的日趋深入,法院人需要用守正笃实的态度、宠辱不惊的心态,在司法改革的洪流中站好岗,守好土,尽好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今逢盛世,法官职业荣誉感的树立,来自于每一个与其接触的具体人的切身感受;社会公平正义的评价,来自于法官在公众面前呈现出的具体形象。我们每一名法院人,只有以这些所闻所见所感的先进模范为标杆,坚定理念信念,忠诚履职担当,守望公平正义,才能支撑我们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也才能用我们的工作,把正义的理念、法治的精神,熔铸于公众心中。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英模精神就像是夜幕抖落在人间的点点星光,隽永、闪耀。有时候我们觉得那些星光太耀眼了,以至于可能会忘记我们自己也是这无边银河的一员。在人民法院,每一位法院人都犹如一点小星光,也许渺小,也许不够耀眼,但仍然努力发出微弱的光芒,因为,我们知道,点点繁星汇聚在一起,必能照亮星河一片,而星光所到之处定是正义和温情。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