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从系统化到常态化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07月15日 | ||
文章刊登在《人民法院报》2015年7月13日第五版 访谈对象:山东省金乡县人民法院院长 邵继军 高点定位 规范服务 法周刊:去年,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全面推进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在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上,金乡法院是如何做的? 邵继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诉讼服务中心作为畅通群众与人民法院之间联系渠道的一个重要载体,必须要体现开放、动态、透明、便民。因此,我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本着有利于提高审判质效、有利于提升司法公信、有利于服务群众诉讼的“三个有利于”原则,坚持规范化、信息化、亲民化,着力将诉讼服务中心打造为“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诉讼服务平台,将除庭审以外的其他诉讼服务事项整合,把立案信访窗口分离,并全部融入到诉讼服务中心。 当事人在诉讼服务中心就可办理立案、查询咨询、诉前保全、司法救助、费用缴退、递交材料、联系法官、申诉信访、判后答疑、查阅卷宗、司法辅助等事项。 法周刊:金乡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规范化是如何体现的? 邵继军:确保诉讼服务中心运转流畅,规范有序,必须加强制度化建设。我们从明确中心工作职责与各岗位要求入手,出台了《诉讼服务中心工作制度》,明确安保、立案、信访、导诉、收退费等岗位工作职责,建立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办事公开、文明接待等一系列制度。制定了《诉讼流程服务制度》,进一步完善案件审批流程,畅通诉调对接关键环节,规范判后答疑。 同时,实行中心统一调度制度。安排全院中层干部轮流到导诉台值班,统一协调当事人立案、信访等事项。 以人为本 便民利民 法周刊:在便民、利民上又做了哪些工作? 邵继军:一是依托信息化,打造全方位公开平台。利用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诉讼风险提示、案件立案、开庭信息等内容;设立触摸查询一体机,当事人凭身份证可及时查询立案、开庭、宣判、执行等重要节点信息,同时也可登录司法公开三大平台查询相关内容;安装法院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案件随机分案;开通远程视频接访系统,信访人“足不出户”即可与上级法院进行沟通,表达诉求;构建律师服务平台,实行网上办案。 二是强化司法礼仪。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三严三实”专题活动,开展“假如我是一名当事人”活动,规范干警的言行举止,切实改进司法作风。 三是延伸服务职能。要求安保人员提前半小时开门安检,推后半小时关门;导诉台、便民服务站工作人员提前五分钟到岗做好准备工作。对年老、残疾、患病等不方便参加诉讼的特殊群体,开展上门立案、邮寄立案等服务。 法周刊:在建设阳光司法窗口过程中,能分享一些经验吗? 邵继军:通过工作实践,让我们深深感到,诉讼服务中心的建设是个系统工作,不仅是为民窗口,也是审判执行的起点,为此,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必须有一支好队伍。 一支作风优良、业务精通、廉洁高效、司法为民的高素质窗口队伍是为群众服务、为当事人服务的坚实基础。只有贯彻群众路线,全面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队伍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才能切实达到便捷高效、定分止争的目的。 积极探索 完善提高 法周刊:在当前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司法窗口的诉讼服务中心下阶段有什么打算? 邵继军: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诉讼服务中心的工作还是要紧密围绕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保障民生发展而展开。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思考,认真倾听一线法官、当事人和群众的评价反馈,把工作重心从前期着力实现服务的“系统化”,转向着力实现服务的“常态化”,逐步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各项服务职能,切实把司法为民理念落到实处。 法周刊:具体有哪些工作? 邵继军:具体来说,要进一步完善窗口功能。从当事人办案流程需求着手,从服务和管理的细节处着手,合理设置、完善窗口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方便当事人。 要进一步完善办事流程。依托信息化技术管理,注重前后台衔接,调整传统的“跑个路,传个话,通过电话说个事”的对接方式,再造全新衔接流程。开辟运用网站提供诉讼服务,下大力气加强网上诉讼服务建设,进一步提升司法公开力度。 要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各部门协作,落实工作责任,探索中心人员相对固定、统一的管理模式,整体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确保工作畅通有序。 我们希望,能以最真诚的诉讼服务换取公众对司法的信任,提升公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
|
||
|
||
【关闭】 | ||
|
||
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吴泰闸路7号 邮编:27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