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邹城市人民法院门户网站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天地
用典 |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06月20日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01
释义
《论语。季氏》记载:鲁国“三桓”之一的季氏准备讨伐附庸国颛(zhuān)臾。冉有、季路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与他们的一段对话。其间,孔子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意思是:不担心土地人口不足,而担心管治不公平;不担心财富不足,而担心不能安居乐业。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凭借着手中的权力恣意夺取他人的土地和财产,造成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和动荡不安。孔子认为“均”是“安”的基础,“不均”是“不安”的隐患,因此提出“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通过历史经验和现实考察,清醒地意识到民众的普遍社会心理——“不患寡而患不均”。
02
解读
新发展理念中,共享发展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孔子的名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的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礼记。礼运》中对“小康”“大同”的描述,阐述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共同理想。
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
当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紧迫的任务,而对低保人口、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等特定人群,也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更加注重机会公平,着力保障基本民生,针对他们面临的特定困难,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关闭

版权所有:邹城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邹城市普阳山路996号 电话0537-5213281 邮编:27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