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法院门户网站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人民法院报》济宁兖州 最大化司法公开的“红利”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05月19日

最大司法公开的红利

  本图文刊发于《人民法院报》2015年5月18日5版

  通讯员:屈庆东 杨超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法院坚持以公开促公正,大力加强司法公开建设,用数字信息催化司法公开透明,用网络管理打造阳光司法机制,提升了司法服务质效。该院先后获得全国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省市两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数字引擎 司法服务更便捷

  今年3月的一天,一早乘高铁从江苏南京赶来的王律师,从兖州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一出来,就忙不迭地打电话退票换票。立案的快捷打乱了王律师的行程计划。他表示,通过网上预约立案,半小时内就完成了所有手续,“确实没想到。”

  退票后,王律师又打了一个电话:“张经理,向你报告个好消息,前天我们在网上预约的案子现在已经立上了。这边的法院把立案的流程信息全部上墙电子显示,我在大厅内通过三个窗口就把案件登记审查、诉讼保全申请、案件排期开庭搞定了!”

  诉讼服务规范化建设凸显成效,这让兖州区法院立案庭庭长韦雪冰充满了成就感。

  “上墙公示的这些立案流程和排期开庭信息,包括所有执行案件的立案信息,能够让当事人一目了然。”韦雪冰说,这与庭里同事们的辛勤付出密切相关,“对所有案件信息,我们及时录入电脑、传输至显示平台,让来立案的群众看得清楚明白,少跑了腿,办成了事。”

  这样的模式同样应用于审判流程和执行信息公开中。为了使庭审同步音频视频更加直观清晰,兖州区法院升级了科技法庭的数字庭审系统,6个视频广角镜头同步呈现音像、展示证据、生成笔录,并实时对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庭审网、本院门户网站、官方微博,网民可以随时点击观看和发帖评论。

  短短3个月,兖州信用社不良资产部的李主任就清理了5年多的欠款积案,总算松了一口气。

  “当初贷款时,信贷员对贷款人的信誉状况审查不细致,贷款到期后,不少贷款人消极、逃避,甚至‘跑路’,给我们造成不小的压力。这么短的时间能收回这么多欠款,法院执行指挥系统功不可没。”李主任说。

  兖州区法院运作执行指挥系统首推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公开。通过媒体设置“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全方位挤压被执行人的经济利益和交易机会,禁止其乘坐高铁、飞机出行,限制其办理信用卡、融资信贷和资质认定。

  去年7月以来,该院已曝光失信被执行自然人1055名、失信单位1118个。同时,在广场、车站等大型公众场所,利用户外大屏幕滚动播出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震慑恶意逃债者,倒逼“老赖”主动履行法律义务。

  “司法公开平台系统刚运行的时候,好多法官要将海量的案件信息全部输入审判管理系统,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感觉比较麻烦,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来占用大量精力的解答释疑明显减少了。”该院分管副院长张文胜告诉笔者,“当事人通过上网、刷微博、浏览短信即可了解案件的进展和结果,不再托关系、找门子见法官问这问那了,办案效率大大提高,对法官的不解、质疑也明显减少。”

  ■互动交流 分享司法公开“红利”

  在完成信息化平台基础建设后,兖州区法院认识到单纯的信息公开发布已无法满足公众对司法公开的需求,司法公开也绝不是为了公开而公开。增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公开的积极作用。

  当地一起颇有影响的案件即将开庭,市民们纷纷围拢到法院门口,等待观看户外大屏幕上的庭审直播。

  “相当过瘾,让我们看了‘免费侦探大片’,这几个持械斗殴的案犯开始还相互推诿责任,一经呈堂证供,都服软了。现场‘剧透’,画面清楚,比原来拿身份证去法院旁听方便多了。咱们回家得让孩子们上网看看庭审的录像,受受教育!”庭审直播结束后,不少市民小声谈论着。

  司法公开可以更大程度地消除误解、增进了解,成为树立司法公信的重要保证,并倒逼法官提升司法能力。

  30年前,因宅基地及房产问题提起诉讼的路某被法院判决败诉。自此,路某不断缠诉闹访。

  近日,兖州区法院通知路某所在社区、房产局、信访局等部门代表,并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对该案实施信访公开听证。该院启用了新近开通的远程视频接访系统,让路某在家门口就与最高人民法院的接访法官进行互动交流,最终,这起上访积案终于尘埃落定。

  兖州区法院还不定期地举行庭审观摩活动,让民众近距离感受庭审现场。

  “以前没少来过法院,但今天感触是最深的。这是第一次在庭审警示教育基地旁听,听到这个贪污犯罪被告人的忏悔,尤其是最后他对年迈父母的愧疚倾诉、与妻儿分离的痛苦表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们今后秉公执法、勤勉自律是个极大的警示和鞭策,和说教的效果截然不同。”18家单位的公务员代表在旁听一起职务犯罪案件后,进行了热烈讨论。

  ■善做“加法”  传统和创新相结合

  兖州区法院充分利用官方微博、门户网站等新兴媒体,发布典型案例、工作动态、裁判文书、庭审预告,推动司法公开工作深入开展。该院官方微博“兖州法院V”开通短短一个月,粉丝量就达14903人。

  最近,该院发布了一条微博:“兖州法院实行‘一月一点评’制度,每个庭长把本庭当月工作量、存在的问题、下月打算要像‘过堂’一样,‘摆话摆话’,亮出来,任由院领导和其他庭长点评。”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这成为济宁法院系统讨论的话题。

  粉丝们也纷纷回帖。“没想到法院庭长们也要‘过堂受审’,开展工作机制够新颖、真扎实!”“当面锣、对面鼓,谁干多少活儿,面对面,大家都清楚,干少的脸上也挂不住啊。我也得建议我们单位这样办。”

  兖州区法院在坚持创新的同时,没有丢掉传统的司法公开方式。

  近日,兖州区颜店镇仁义村一座破旧院落内,人头攒动,该院新兖法庭正在巡回审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83岁的老人卧病在床,6个子女互相推诿,拒绝赡养。经过法官和村干部共同说服教育,在左邻右舍的见证下,子女们最终达成了赡养协议。

  巡回法庭用扫描打印一体机、电子签章机等信息设备,当场出具民事调解书,送到老人病榻前。村民们把这当成了重大新闻,争相传颂。

  兖州区法院深知,司法公开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该院正积极探索,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好传统这两种公开方式的加法,实现司法公开全覆盖,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让群众沐浴公正司法的阳光。

关闭

版权所有: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九州中路95号 电话:0537—3413803 邮编:272100

网站投诉电话:0537—3336322 投诉邮箱:yzfyjj33363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