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创建|一张全家福背后的故事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年08月07日 | ||
言:这起案件涉及社会关注的两大热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机制和探望权难实现问题。很多矛盾尖锐的离婚诉讼都存在一方不让另一方探望孩子的情况,对此我尝试运用当前社会上广泛关注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机制和离婚承诺书工作制度尝试破解探望难这一司法难题。 一个周五的下午,和往常一样我和人民调解员在办公室一件件沟通下周要开庭的案子。 “这个案子调不成,男女双方矛盾积怨太大…”人民调解员时老师从一堆卷宗里抽出一本放在我面前,沮丧地说。 作为一个身经百战,日常总是笑眯眯的老大姐,我很少看到她那么沮丧。 “调不成开完庭就判,不要压力太大。”我嘴上安慰时老师,却在心里纳闷,一个普通的离婚案件,财产也不复杂,为啥就是调不成呢? 一次剑拔弩张的庭审 周一的庭审按部就班地进行,男女双方就离婚和财产分割都争议不大,直到提到孩子的抚养权问题。 “孩子从小都是我在照顾,已经习惯了跟我一起生活。”女方坚持要两个孩子的抚养权。 “凭什么?!难道我家对孩子没有付出吗?从小到大,孩子不是我妈帮忙照顾吗?平常生活费我也都给。” “你还有脸说生活费,为了养两个孩子我一天打三份工,回家还要照顾孩子,你天天在外地上班,孩子从小到大你管过多少?”女方情绪开始失控。 我赶紧制止男女双方继续“控诉”:“你们先不要激动,都想抚养照顾孩子是好事,说明你们心里都是爱孩子疼孩子的。两个孩子也不小了,老大已经八岁了,老二也六岁了,这样子咱们也听听孩子的意见行不?” “坚决不行!”没想到男方一听我这样说,情绪更激动了,“法官,你不知道她从年前就已经把孩子带走了,不让我们见。我已经大半年没见过孩子了。上次为了见孩子一面,我和我妈去她家,闹到报警,最后还是没有见到孩子。现在问孩子的意见,她肯定教孩子不跟我。” 我问女方是什么情况,女方也一肚子委屈。“我不是不让他们家见孩子,是因为他们家见到孩子就给孩子灌输一些不好的思想,说我的坏话……” “谁说你坏话了,拿出证据来!”男方气得满脸通红,就差要在法庭上撸袖子。 双方剑拔弩张,庭审虽在继续,但谁都能感受到法庭上的紧张氛围。 辩论结束后,我询问双方当事人还同意调解吗? “坚决不同意!”男方斩钉截铁,看起来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 门岗来了个老太太 案子开完庭没多久,有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写判决书,突然接到安检室门岗的电话。 “徐法官,有个老太太情绪特别激动,指名要见你。” “老太太?”我迅速回忆了一遍最近处理过的案子,当事人好像没有老太太。我接过电话,耳边响起因激动而近似于大喊大叫的声音:“你是处理我儿子案子的法官吧,我跟你说,孩子必须得给我们家,不然我这把老骨头就得去死!” 我突然明白了老太太是谁,赶忙说“老人家你别激动,来办公室坐下来慢慢说。” 那天下午,老人家在办公室里把她的心酸全倒了出来,这些年怎么帮儿子儿媳带孙女,怎么出钱帮他们买房子,现在快一年见不到孙女,心里难受得紧。 在听她诉说的过程中,我意外发现了一个点,男方当事人从小特别孝顺,非常尊重他母亲的意见。我看着眼前这个老太太,心想说不定她就是上天派来解开矛盾关键的那把钥匙。 “阿姨,您说一定要抚养孩子,可是从法律上,孩子只能判给爸爸或妈妈,您看孩子爸爸整天在外地跑,带孩子也不现实啊!” “还有我和我老伴,我们还能带不了孩子?!” “那孩子辅导作业啥的,你们也能帮忙吗?” “这方面我们是不行”,老太太犹豫了,“我给你说实话,孩子妈妈带孩子确实也付出很多,但我们家也付出很多。只要对孩子好,其实我们什么都能接受。但我儿媳妇不让我们老两口见孩子了,这都大半年了,我们就这两个孙女,心里啥滋味?!” 我一听这话觉得调解有戏,赶忙说,“不让您见孩子肯定是不对的,这个我们会给女方沟通。现在您儿子儿媳虽然过不到一块去了,但是双方都有同一个出发点,就是对孩子的真心,您说是吧?要不咱们找个时间坐下来商量一下,到底咋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方案?” “行!”老太太爽快地答应了。 “可是你儿子开庭的时候坚决不同意调解!”我故意为难地对老太太说。 “我让他来,他听我的话。”老太太自信地说。 就这样,上天送来了第一次调解的契机。 惹祸的短信 没想到,约好的第一次调解,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调解那天,男方当事人没来,老太太带着男方的委托诉讼代理人气冲冲来到了法院。“还调什么调,女方根本就不想调解,表面上答应让我们看孩子,实际上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教孩子不跟他爸爸。” 我赶忙问双方怎么回事,女方委屈地说根本没有这回事:“上次开完庭后,法官你说不能不让孩子跟爸爸沟通,我就同意孩子跟她爸通过手机联系。没想到这一联系,因为一个短信又闹了矛盾。” 男方的代理人把惹事的短信拿给我看,短信上男方问孩子,“爸爸去接你们好不好”,孩子回答“我们都离不开妈妈,姥姥姥爷也都对我们很好,我们现在的同学也对我们很好。”男方认为这一定是女方向孩子灌输了爸爸不好的思想,才导致孩子不愿意跟他走,因此堵气不来调解。 老太太也非常生气,她觉得天底下哪有自己孩子不想爸爸的道理,一定是儿媳从中作梗,目的还是不想让他们见孩子。 为了化解老太太的心结,我把女方叫到外面单独给她做工作,同时也是试探她调解的诚意。“你看从司法实践中,两个孩子都判给一方的可能性确实比较小,如果你想要两个孩子都跟你生活,最好还是要孩子爸爸同意,而且以后你要让孩子爸爸定期接孩子回家与爷爷奶奶共享天伦之乐。” 经过一番劝说,女方当场同意了把两个孩子带来法庭和奶奶见上一面。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等待,在调解室里奶奶终于见到了大半年没见的孙女,激动地把孩子抱在怀里。 我发现从见到孩子的那一刻起,老太太像变了一个人,之前指责争吵时的戾气全都消失不见了,浑身上下都柔和慈祥了起来。 那天下午,在调解室里,两个孩子笑着闹着,给我们背了古诗,唱了儿歌还跳了舞,孩子的姑姑还特意赶来,给孩子带来了各种好吃的零食。 调解成功的小火苗又熄灭了一下下 调解虽未成功,但因为见到了孩子,孩子奶奶变得特别信任我们,我们又约了一次调解。 本以为这次会顺利,没想到调解前夕还是发生了意外情况。原因是女方把登记在自己名下的电表销户了。男方气愤不已,通过电话表达了他的愤怒:“她凭什么私自销户,经过我同意了吗?!” 我说“你们不是商量的离婚后房子归你吗?离了婚不是也得销户吗?你现在直接改到自己名下不就行了?” “我们现在还没离婚,她这样做事就不行,明天调解我也不去!” 我有点生气,在电话里干脆利落地对他说:“调解来不来是你的权利,你要知道调解的基础是自愿,我们法院从来不强迫任何人接受调解。我们之前做了那么多工作,归根结底是想帮助你们解决探望难问题。你的孩子愿不愿意跟你生活你也是清楚的,即使判给你小女儿的抚养权,孩子没两年就八岁了,到时候女方还是要申请变更。” 电话那头,男方沉默不语。我又趁热打铁:“而且你俩矛盾化解不了,后续还会因为让不让探望的问题牵扯不清,你母亲你姐姐跟着你操多少心,你心里真的不知道吗?你们是孩子的爸爸妈妈,以后还会因为孩子的教育成长各方面的问题交流沟通。现在因为一个电表销户就生气,归根结底还是心里的疙瘩没解开,这样即使现在调解了后续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这样的调解没有意义。你自己考虑清楚明天要不要来调解吧!” 我对当事人不客气地“哐哐”一顿说,挂完电话书记员担心地问我:“徐姐,你说这样男方明天还来调解吗?” “我也不知道!”其实这也是我担心的问题,不过除了这样“以退为进”,好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一张来之不易的全家福 幸好第二天,调解双方当事人都来了。男方也没再提电表销户改名的事情。看来我的那顿“数落”还是起了作用。 在男方母亲的信任加持下,整个调解过程很顺利。 经过双方协议约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两个女儿跟随女方生活,男方每隔一个星期接孩子回家陪爷爷奶奶过周末。女方保证男方的探望权,否则自愿同意将其中至少一个孩子的抚养权变更至男方名下。 调解过程中,我和调解员老师联合对男女双方进行了家庭教育指导,并向双方普及了离婚后需要双方注意与合作的事项。 当所有工作做完后,在调解员老师的带领下,两个孩子走进了调解室。 男方显然没有想到会这么快见到孩子,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抱住孩子抑制不住闷声哭起来。 “爸爸太想你了,都想你想哭了。”我轻轻地对不知所措的孩子说。 “拍张全家福吧,曾经是一家人,无论是不是住在一起,以后永远都是一家人。”调解员老师轻声说。 就这样,在法院调解室,相机永远定格了这个普通又令人百感交集的时刻。 看着当事人一起带着孩子离开的背影,我在心里默默想:我们办的案子,就是当事人鲜活的日子…… 作者:徐田梅,任城区人民法院家事少年庭二级法官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