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

梁山县人民法院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审判业务 > 审执实务

【以案说典】常见追偿权纠纷相关问题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07月29日

以案说典:常见追偿权纠纷相关问题

【案件名称】

原告郭某某与被告某服饰公司追偿权纠纷一案

【基本案情】

2018年12月13日,被告某服饰公司与农商行签订流动资金循环信贷借款合同,编号为流循借字(2018)年第027号,约定被告恒泰公司向农商银行申请贷款额度为2000000元,期限自2018年12月13日至2021年12月4日,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上浮100%执行,每月20日结息,并约定被告不按约定支付借款本息,农商行有权立即收回未偿还贷款,合同项下担保有关的律师服务、保险等费用由被告承担。2020年12月08日,被告某服饰公司向农商行借款2000000元,并约定月利率7.25‰。2021年7月19日被告某服饰公司与农商行签订最高额抵押合同,约定由被告某服饰公司以其所有的鲁(2019)梁山县不动产权第000XXXX号不动产为上述借款合同提供最高额抵押。因被告未按照约定向农商银行偿还借款本息,农商银行于2021年12月6日将对被告享有的上述债权及相关附属权利转让给原告,并通知了被告,原告于同日向农商银行支付转让价款2022287.54元。

【关键词】

贷款;最高额抵押;转让。

【裁判要旨】

被告某服饰公司与农商行签订流动资金循环信贷借款合同,编号为流循借字(2018)年第027号,约定被某服饰公司向农商行申请贷款额度为2000000元,期限自2018年12月13日至2021年12月4日,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上浮100%执行,每月20日结息,并约定被告不按约定支付借款本息,农商行有权立即收回未偿还贷款,合同项下担保有关的律师服务、保险等费用由被告承担。2020年12月08日,被告某服饰公司向农商行借款2000000元,并约定月利率7.25‰。农商行于2021年12月6日将对被告享有的上述债权及相关附属权利转让给原告,并通知了被告,原告于同日向农商行支付转让价款2022287.54元。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条、第四百二十条、第五百零九条第一款、第五百四十五条第一款、第六百七十四条、第六百七十五条、第六百七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规定

【裁判结果】

一、被告某服饰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原告郭某某借款本息2022287.54元及相应利息、罚息(按照合同约定自2021年12月7日计算至实际付清之日止)。

二、原告郭某某就上述款项对被告某服饰公司的鲁(2019)梁山县不动产权第0002473号不动产折价、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享有第二顺位优先受偿权。

三、被告某服饰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原告郭某某律师代理费20000元。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裁判理由】

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被告某服饰公司与农商行签订的《流动资金循环信贷借款合同》、《不动产权抵押清单》及农商行与原告郭某某签订的《债权转让协议》均系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动产抵押已办理了登记,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为合法有效的合同,该抵押权依法设立,本院予以认定。农商行已经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放款义务,被告未按期偿还借款本息,农商行按照合同约定有权要求被告立即偿还借款本息2022287.54元及相应利息、罚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第五百四十六条规定 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第五百四十七条规定 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是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受让人取得从权利不因该从权利未办理转移登记手续或者未转移占有而受到影响、第四百二十条规定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对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权提供担保财产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有权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该担保财产优先受偿。本案中,农商行已依法将对被告某服饰公司享有的相关债权权益转让给原告郭某某,原告郭某某请求被告某服饰公司立即偿还借款本息2022287.54元及相应利息、罚息,请求对被告某服饰公司抵押的土地使用权折价、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享有第二顺位优先受偿权,于法有据,本院依法予以支持。根据合同约定,原告郭某某为实现债权所支付的律师代理费20000元应由被告承担。

【案件评析】

本案依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过错责任,对机追偿权所涉具体项目逐项进行评判,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推荐理由】

本裁判文书体现了司法对追偿权相关内容的规定,体现了法院对当事人正当权益的有力保护,该裁判文书逻辑严谨,论证充分,当事人对裁判结果服判息诉,现一审已发生法律效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