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购物收到假货,“假一赔十”的承诺算数吗?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年05月15日 | ||
直播间购物收到假货,“假一赔十”的承诺算数吗?
时下,网络购物已成为大众主流消费方式。大到汽车、设备生产线,小到一个螺丝钉,都能在电商平台购买。明星带货、直播间导购……各类网购渠道和优惠价格更是吸引消费者频掏腰包。 网购一时爽,一不小心收到假货怎么办呢?一起看看下面的案例吧~
01直播间购买花洒喷头,竟是假冒产品
小王是网络直播购物的“铁粉”,经常在直播间购物。2021年开始,小王开始装修婚房,家里的沙发、家电都从直播间购买,从没踩坑,没想到买花洒的时候出现了幺蛾子。 今年年初,小王在直播间看好了某品牌花洒喷头,在主播的大力推销下,看到商品主页承诺“假一赔十”,毫不犹豫下单两个,花费900元。收货后,小王发现花洒与商家店铺描述不一致。小王拿着花洒去线下品牌店比对发现区别十分明显,向店铺询问,店铺答复正品发货且态度强硬。小王实在气不过,决定“刚”到底,当即向品牌官方致电求证,得知这家店铺并没有获得该品牌代理授权。
确认店铺未获品牌授权,小王再次与店铺沟通,要求十倍赔偿。店铺认为“假一赔十”的承诺是电商平台做出的,与店铺无关,不同意赔偿。几轮沟通下来,店铺态度明确:产品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不满意可退货。本来想一退了之,但因为运费问题又产生争执。一气之下,小王决定讨个公道。小王把其中一个花洒办理退货,将另一个花洒留作证据使用。今年2月,小王一纸诉状将店铺告到蓬莱法院。 法院认为,小王通过电商购物平台与店铺之间的买卖合同依法成立,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店铺未提供进货渠道及品牌授权,认可所售产品非正品属实。电商平台系双方交易平台而非买卖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假一赔十”承诺为双方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的内容,店铺辩称由电商平台赔付小王,无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支持。最终法院依法判决,店铺退货并赔偿小王十倍货款。 网络平台不是法外之地,经营者在网络上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商家自愿以 “假一赔十”作为条件加重自己的义务,应为单方的承诺行为,其实质目的是为了赢得顾客,是商家自愿向不特定消费者群作出的承诺,其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应当具备法律约束力。如商家知假售假,应支付惩罚性赔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应当提高警惕,如果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注意保留证据,要求电商平台提供销售者的地址和联系方式等信息,通过协商投诉等途径解决问题,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来源:烟台市蓬莱区法院、烟台中院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