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要论述及其意义(六)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12月23日 | ||
六、习近平关于执政党重要论述的历史性贡献 习近平关于执政党的重要论述体系严谨、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要求明确、部署科学、效果显著,达到理论新境界、实践新高度,指引中国共产党的治党执政实践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实践作出的新的伟大贡献。 (一)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习近平关于执政党重要论述在理论上的历史性贡献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考察。宏观上,习近平关于执政党重要论述使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学说进入中国化、时代化、体系化的新发展境界,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科学理论解释,为构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论体系作出历史性贡献。完整的执政党理论体系应全面回答政党的政治本质、政治功用、政党建设、执政方式等诸多问题,唯有形成从理论规定到实践要求、从政党内部到政党外部的完整理论表达,才能为政党的执政与建设提供理论指引。习近平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政党问题的深刻论述又结合中国的国情党情,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承担着何种使命功能、坚守什么样的价值立场、如何推进党的建设、怎样长期执政以及坚持和完善何种政党制度、政治制度,突破了传统侧重于政党建设也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的认识维度,超越了以欧美政党实践为样板否认阶级性的西方政党理论框架,推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进一步系统化、学理化。 微观上,习近平关于执政党的论述提出了诸多富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丰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比如,针对执政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重大论断,深刻阐述了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的相互关系,提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政治能力建设的任务;针对执政党的认识方法与价值追求,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认识论和价值观,突出强调要“学会、善于从政治上看”的认识方法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针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特质既指明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各项建设的统领性地位,且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文化、政治生态、政治规矩等有创新性的论述;针对党长期执政面临的作风问题、腐败问题,系统阐述“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提出党的组织路线、明确“好干部标准”、健全干部选用体系等等。这些重大理论观点或是习近平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史上首次提出,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创新性、系统性阐发,实现了具体观点上的创新性发展、历史性飞跃。 (二)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活动所产生的历史性影响 从1847年第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登上政治舞台到现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已有170余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活动既有成功实践也有失败挫折,特别是原苏共等亡党亡国的教训更表明长期执政并不容易。习近平关于执政党的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活动所产生的历史性影响体现在现实和长远两个层面。现实性影响在于澄清了曾经存有的模糊错误认识、解决了一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有一段时期,党内不同程度存在对党的政治本质理解不透彻,对坚持党的领导的态度不坚决,对管党治党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清醒,个别党员群众把党混同于一般政治组织,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宽松软成为普遍问题,由此也导致市场经济交换原则渗透入党内政治生活当中,部分领导干部政治蜕变、信念丧失、贪污腐化、作风败坏,党内政治生态恶化、政治规矩不彰,损伤了党的执政权威、侵蚀了党的执政根基。习近平关于执政党重要论述阐明党的政治本质,强调党的全面领导的意义、内涵与实践要求,构建管党治党的科学方略,创新党的建设布局,有效清除错误观念、有力破解作风建设和反腐败难题、强化党的领导、推进党建实践、重塑政治生态,经历革命性锻造的百年大党更显生机活力、愈益风华正茂,党的执政根基更加厚植。 长远性影响在于习近平关于执政党的重要论述阐明中国政党政治发展的根本原则、目标任务、发展路径,是指引中国政党政治健康发展的大逻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是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政党政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政治的核心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习近平关于执政党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定位,重申党在中国政治关系中的政治先进属性、领导核心地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本质特征、基本原则、根本保证、科学路径,使中国特色政党政治发展的路径目标进一步清晰;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内涵、优势,阐明领导与合作、执政与参政的政党关系,指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实践要求;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历史使命,强调党必须站稳政治立场、担负历史使命,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明确管党治党的重大意义、实践方略,强调必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将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到底,指明了把党建好管好治好的方法路径。总之,习近平关于执政党的重要论述全面解答了事关中国政党政治发展的根本性、关键性问题,为中国政党政治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构建起与西方政党学说迥乎不同的科学理论,为世界上其他政党建设与执政实践提供理论智慧,必然产生世界性、历史性深远影响。 作者:崔道周 作者: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主任、教授。 【本文为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加强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研究》(项目编号:18BDJ018)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02页。 [2]《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3][10]《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2页;第280页。 [4]《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5页。 [5] 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求是》2019年第14期。 [6] 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3页。 [7][18]《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0页;第36页。 [8]《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 [9]《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7页。 [11]《胡锦涛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24页。 [12]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111页。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65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 [15][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67页;第63页。 [17] 康晓强:《习近平关于科学社会主义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1期。 [19][20][21] 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47页;第12页;第9~10页。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