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随笔】一次有温度的调解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 ||
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无论变更与否,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适合的成长环境,相较于其他纠纷,应该多出一些些的温情。但我处理的这起案件中,先是女儿因为左右为难而割腕,后是父亲因担心抚养权变更而喝药……这起剑拔驽张的抚养权案一度让我忧心忡忡,甚至夜不能寐。好在经过多方的努力和一点点的“取巧”,最终实现亲情和解而尘埃落定,我一颗悬着的心也最终倏忽落下。 今年5月,这起变更抚养关系纠纷刚刚立案,原告王英心情激动地来找我,要求在中考之前把孩子抚养权变更给她。她说五一学校放假的时候,女儿小琪宁愿蜷缩在宿舍的角落里也不敢回他爸爸家,她说她爸爸王新用言语恐吓她,她不敢回去。最终还是学校帮助了孩子,但孩子考完试怎么办呢。 为深入了解案情,我先到学校和小琪见了面,她懵懂的眼神里闪烁着无助和惊恐,说不敢回爸爸家,想和妈妈一起生活。后来我联系王新,想看看他能不能听听孩子的意见,王新表示,他离不了孩子,孩子也不能离开他,一直坚持享有抚养权,不能给王英。 开庭前,我又和王新见了一面,说明如果判决的话,法律会尊重孩子的意见。他说,孩子已经被她妈妈教好怎么说了,让我给他一些时间,他也可以把孩子说服。最后我们说好,先让孩子安心考试,考试结束后开庭时再讨论抚养权的问题。 按法定程序开庭之后,我又征询了孩子意见,在王新的“教育”之后,她还是愿意跟随妈妈。判决结果虽然比较明了,但我一直有一种隐忧,很是担心各方无法真正打开心结,而这起案件会催化当事人走向“极端”。 果然,还是出事了。大概是忍受不了来自外界各方的压力,小琪割腕了!好在没发生什么严重的后果,手腕缝了几针。我感觉自己似乎也是压向孩子的某一根稻草。我听说了这件事之后赶忙去看望孩子,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孩子沉默不语,情绪稳定但极其低落,手腕上缠着的纱布,越发白得刺眼。我再次和王新进行沟通,他还是坚持不同意变更抚养权,他说闺女只是还没有想通,一直由他养到十五、六岁,他没有再婚,和女儿、母亲三个人相依为命,孩子就是他的一切。他表示不会退步,他会做通孩子的工作。 然而祸不单行,很快又发生了事故。可能是抚养孩子的愿望过于强烈,抑或是呼之欲出的判决对一个男人的打击太大,王新竟然在家喝了农药!孩子给我打电话,小琪说“叔叔,能不能别让我爸爸死!”然后就是沉默和偶尔轻声的抽泣……这沉默甚至让我感到窒息,这时连我都近乎崩溃,遑论漩涡中的小琪,她得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压力。一家人的命运决定在她的一念之间,她在经历着最艰难的抉择…… 后来她爸爸打来电话,他说孩子还心疼他一直拦着他,可他就是不能让孩子走……面对这对倍受煎熬的父女,我绞尽脑汁想着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既顺从孩子的心意,又可以让父母都可以看到孩子。在王新说的孩子依然心疼他的话里,我嗅到了一丝和解的气息,我告诉王新,孩子并非要弃你而去,而是她需要偶尔换一片天空。如果你肯接受调解,我还有一个新的方案:轮流抚养。 我讲述了我的想法之后,王新说孩子听到了这个方案后立刻轻松了许多,然后王新也终于渐渐卸下固执。然后我和王英也进一步做了思想工作,王英也同意了我的意见。最后安排三方共同见面,经孩子同意,双方确定按学期为时段,女儿先随妈妈生活,一学期后回爸爸那边,双方轮流将孩子抚养到满十八周岁。 此案就这样结案了,调解书平平淡淡,但各种惊心动魄至今难忘。故事的结局应该是对孩子、对双方最好的结局,这么多次见面,我终于第一次看到孩子自然的笑,我也终于看到爱与尊重似柔和的光从三人身上发出,驱散了阴霾,充盈了原本严肃的法庭。 这次峰回路转的调解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也一度满足于本案案结、事了、人和的欢喜结局。但是,儿童权利保障的路仍道阻且长,我想这结局的欢喜抹除不了孩子所经受的煎熬与重压,“应当尊重孩子意见”在赋予孩子话语权利的同时,不可避免的赋予他担当与责任。我希望每个孩子的肩膀,在扛过了重担以后,会更加强壮,希望每个孩子的眼睛,在看过了绝望以后,会发出明亮的光。愿每个孩子的每份磨难,都将带来成长。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