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用“四心”擦亮立案信访窗口

来源:刘科   发布时间: 2014年09月04日

  虞宏,现任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在立案庭工作16年,总结出了“快速解决法、亲情服务法、协调沟通法、因人施策法”等办案方法。她所带领的立案庭先后被济南中院记集体三等功,被省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授予“ 山东省十八大安保维稳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济南市委、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她被省委政法委授予“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有人常说,“搞法律是个技术活”,但我觉得,不管是哪项技术、哪门工艺,不用心就不出精品。“四心工作法”是开启当事人心扉的钥匙,需要我们在每一天的工作、每一次的接访中都做到热心、耐心、细心和诚心。

  2011年 5 月的一天,一位老人带着铺盖卷、坐着轮椅在立案大厅里嚷嚷起来:“你们法院不给我把钱要回来,我就死在这里!”我端上一杯水走到她跟前说:“大娘,咱们有话慢慢说。”老人姓陈,2003年儿子曲某将家中20万元借给周某,周某因故一直未还。2005年,陈大娘被诊断为癌症晚期,急需用钱治疗。2007年,陈大娘的儿子将周某诉至我院,案件判决进入执行程序后,因被执行人周某躲避执行,使案件一度陷入停滞。

  看着陈大娘那消瘦的脸庞、凌乱的头发和满脸的皱纹,听着她如泣如诉的话语,我的双眼不觉噙满泪水,我轻轻地抱着老人的肩膀:“大娘,你真不容易。快到中午了,我给你买饭,咱边吃边说吧。”老人脸上流露出孩子般求助的神色。我答应她,一定给她想办法,老人终于放弃了缠诉缠访的想法。

  随后我就积极向院里申请法律救助,我院为陈大娘的儿子发放了3 万元的司法救助金。我琢磨,这点钱对陈大娘只是杯水车薪,只有拿回欠款才能彻底解决问题。我找到周某反复做他的思想工作:“你和曲某曾经还是朋友呢,人家借钱给你,可他的母亲现在身患癌症,急需用钱,你却拖着不还,你还有良心吗?”经过一次次贴心交流,周某最终被打动,积极筹措资金,一次性归还了20万元的借款。

  事情原本到这里就结束了,可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出我们的意料。一天,陈大娘又坐着轮椅来了,她一手拿着面锦旗,一手拿着 2万元救助金,说:“ 这部分钱我先退还给法院,其他的今后补齐,请将它留给比我更需要帮助的人吧。”在场干警都被陈大娘深深感动了。

  信访工作与诉讼各流程都有关联,很多时候还要跟外界打交道,立案信访工作人员必须胸怀大局,还要具备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通过与上级机关、有关单位和本院其他部门的及时沟通,达到办案的最佳效果。

  今年春节刚过,一家房产公司引起大批业主不满。当初签预售房屋合同时,约定套内面积 16㎡,但实际空间不足5㎡,屋内还都有管道和柱子。64 户购房者惊呼上当,一起拥进我院要求立案。 从早上到中午一点,我一直被围堵在立案大厅,要求退房的声音淹没了我,但我始终冷静地一一审查他们的诉状、证据,脑子里列出了行动的步骤。稳定住群众的情绪后,我立即向分管院长汇报了情况,转身回来,分批为业主立案。之后我又给主审法官打电话,告知当事人的情绪,请他在办案过程中妥善处理。目前,这批案件已有50 多起调解结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做立案信访工作难,坚持做下去并做好更难。回想这16 年,有艰辛,有委屈,也有喜悦和快乐,因为我一直用心在做,一直坚守法律的公正,我也坚信,只要坚持做到热心、细心、耐心和诚心,就会使人民群众更加认可我们、信任我们,就会使人民法院真正成为群众心中的“公信法院”!

  

  原载《山东法制报·审判周刊》2014年8月29日第3版


关闭


版权所有: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47号 电话0531-81691000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