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法院整合有效力量组成执行团队多措并举破解执行难效果明显
今年以来,禹城法院创新工作机制,有效整合该院“和事员、人民陪审员、执行信息员”三员一体资源,借力民间力量,挖掘执行潜力,有效提升执行质效。截至目前,禹城法院实际执结案件366件,实际执结率33.23%,比去年同期高出8个百分点;执行到位金额2394.26万元,成效明显。
一、完善配套措施,形成高压态势。一是借力科技巧执行。今年以来,在执行指挥中心及查控平台建成运营的基础上,全面加大被执行人信息查控查询功能,对被执行人随身携带的银行卡账户信息进行查询,有效解决被执行人以他人名义开设账户以逃避执行等难题,成效显著。二是强化惩戒助执行。充分用好、用活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司法拘留等强制手段,提升执行威慑力,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针对恶意欠钱不还的“老赖”,发挥失信惩戒机制作用,在电视台,法院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对其进行公开曝光十期225余人,并限制高消费225人,司法拘留16人,30名失信被执行人迫于威慑,主动到法院履行了裁判义务。三是定罪入刑促执行。禹城法院积极与公安局沟通协调,就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证据采集等方面达成共识,联合出台打击拒执罪会议纪要,加大打击拒执罪力度。今年以来,11名被执行人因拒不履行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充实执行力量,提升执行实效。一是实行执行机制改革,建立科学执行阵容。实行执行机制改革,成立执行指挥中心办公室和两个执行实施庭,公开招聘15名执行法警充实到执行一线,为每名执行干警配备执法记录仪,建立“1+N+1阳光执行团队”(1个执行法官+N个执行法警+1个执行信息员构成执行小组),开展“集中执行会战”、“黎明行动”等举措,有效提升了执行效率。二是强化执行联动,加强与有关机关的互动协作。定期召开法院、银行、公安、房管、工商联席会议,充分利用执行网络指挥系统实现同金融、房产、公安、工商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借助执行联动网络化、信息化手段查控被执行人信息和可供执行财产。通过适用罚款、拘留等民事强制措施加大对规避执行行为的制裁力度。三是多措并举,确保执行行动取得实效。针对某些被执行人避而不见的情况,执行人员采取“五堵法”,即黎明堵、夜晚堵、假期堵、饭时堵、雨天堵,抓住并充分利用这些被执行人可能回家的时间段,突击、集中执行,依法果断采取强制措施,解决了陈年积案。执行活动中,依法拘传被执行人265余人,司法拘留24人,查封扣押 136 次,查封房产32套,扣押车辆14辆。
三、整合信息资源,延伸执行力量。一是借助“三员一体”机制,建设执行信息员队伍。为减轻当事人的诉累,变被动坐等为主动出击,充分利用遍布全市各乡镇村的800名和事员队伍,通过考核和转聘,变和事员为执行信息员,及时掌握被执行人信息,并根据执行员的信息,采取突然袭击、早起蹲点、夜间执行等非常规的执行方法,对躲避执行的“老赖”们进行强制执行。此举犹如在乡镇编织了一张执行大网,在查控老赖上渐显神威。截止11月,禹城法院通过执行信息员提供被执行人有效信息累计1181条,有效地提高了案件执行效率。二是规范备勤队伍建设,做到第一时间响应。禹城法院制定了执行备勤专项规定,明确工作职责。将执行法官分为若干备勤小组,轮流备勤,由执行庭庭长担任总指挥,负责统筹,统一协调。执行法官必须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备勤期间不得离开市区,备勤车辆和司机随时待命,收到线索立即出警。设立执行指挥中心,配备执行事务总机,由中层干部轮流值班,并将总值班电话设为执行备勤电话,实现总值班制度与执行备勤制度无缝对接,第一时间响应反馈信息。截至今年11月,共查控被执行人94名,促成59起案件执结,备勤及转接电话无一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