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张英“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宽容与礼让,成就安徽的“六尺巷”;而今邻里滴水引纠纷,在庆云法院执行干警的积极调解和善意执行下,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
陈年旧怨 拒不配合
申请执行人张某与被执行人李某系同村邻居,房屋前后相邻,双方出行走同一个胡同。张某房屋后墙处修有50厘米宽的滴水檐,该滴水檐位于李某院落南侧。2017年前后,李某在张某后墙东侧搭建棚房,当时因搭建的棚房南墙是否能衔接到张某房屋后墙上双方就产生了隔阂。棚房搭建后,该棚房南面与张某滴水檐邻接处产生了凹槽,下雨就会存水,阻碍了后墙正常排水。后张某欲与李某私下协调重新修缮滴水檐事宜,双方再次发生争执,并因此报警,致使双方矛盾进一步加深。2021年7月,张某诉至庆云法院要求重新修缮滴水檐,经审理,法院判决张某可在墙体原有50厘米宽度滴水檐基础上修高10厘米,李某应为张某修缮房屋后墙及滴水檐提供必要的通行便利。事已至此本该告一段落,但李某迟迟未履行配合义务。2023年7月,张某无奈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
神速执行 为民解忧
执行干警考虑到马上进入雨季,若不及时修缮恐给张某房屋带来损害,遂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向当事人释法明理,权衡利弊。经多次调解,李某最终承诺配合张某修缮滴水檐。但李某同时向执行干警提出了诉求,其称,张某门前靠墙侧堆有土堆,下雨泥土被冲到道路上变成泥路影响通行,李某曾告知张某让其清走,但未果,希望法院能够帮忙调解。张某的这一诉求已是超出执行范畴,但考虑到双方的邻里关系,为了不再激化双方的矛盾,执行干警决定帮助双方共同解决问题。
执行干警决定首先从解决修缮滴水檐的问题入手。修缮滴水檐当天40度的高温天气,执行干警顶着炎炎烈日全程参与帮助施工。终于,从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历时12个小时,张某重新修缮了比原滴水檐高10厘米的新滴水檐。双方实地查看后,均认可本案执行完毕。
互相让步 邻里缓和
滴水檐重新修好后足以正常排水,但施工导致滴水檐前侧出现坑洼,影响排水效果,张某询问执行干警能否再用土石将坑洼处填平。执行干警发现门口土堆问题出现了突破口,如果能够用门口的土堆来填平坑洼处,这是一举两得解决双方问题的好办法。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考虑到双方的邻里关系,执行干警决定打一张感情牌,从双方多年的邻里感情出发做工作。调解过程中,执行干警一直向当事人传达和谐邻里关系的积极作用,最终,如执行干警所期许的结果,张某的滴水檐用土堆进行了完善,李某出行挡路的土堆得到了清理,双方当事人的需求均得到了满足。一起因“滴水檐”排水问题而起的纠纷就这样在“滴水檐”下握手“檐”和了。
典型意义
“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 维修滴水檐是本院受理的无数执行案件中的一件“小案子”,但是对当事人来说却是一件“大事情”,执行干警牢固树立“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的工作理念,在办理小案过程中不局限于“小案”,而是立足大局,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民生之本,剑指民心之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帮助当事人从根源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小案”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司法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