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拐骗 知危险 守护安全成长——宁津法院开展防拐骗安全教育活动

2022年05月27日
作者:研究室
打印

5月25日是国际失踪儿童日,为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安全意识、防范意识,提升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切实维护儿童合法权益,宁津法院向全县家长发出《“防拐骗”安全教育——致全县家长的一封信》,并于近日开展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帮助广大家长和儿童提高反拐警惕性和自我保护能力,树立安全防线。

“防拐骗”安全教育

 ——致全县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为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针对不法分子抓住孩子年龄小,缺少防范心理,容易听信别人的特点,利用粗心、引诱、强行等手段实施犯罪,希望各位家长教育孩子做到以下几点,提高警惕和分辨是非的能力,防止拐骗事件的发生。

1、“上下学”、外出游玩、购物时,最好与同学、朋友及家长等结伴同行。

2、熟记家长姓名、电话、家庭住址及其工作单位等,以便在急需时取得联系。

3、不搭乘陌生人的便车,不轻易给陌生人带路,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玩具、礼物或食物,坚决抵制诱惑。

4、学会辨认警察、军人、保安等穿制服的特殊职业人员,一旦在公共场合与大人走失,寻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

5、不与社会上不良人员来往,与他人发生矛盾纠纷及被勒索敲诈时,要及时报告家长、老师。

        家长们,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呵护孩子健康成长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我们齐携手、共防范,切实依法行使监护人的责任,共同为孩子撑起一片安全美丽的蓝天!

开展主题普法宣传教育

少年家事综合中心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法治教育基地,讲解相关法律知识,观看宣传片,以案释法等方式,揭露犯罪分子常用的诱骗手法以及防范应对措施。为进一步提高儿童防拐意识,法官现场进行互动问答,询问如何识别拐骗、绑架,以及被拐骗后如何脱身自救等方法,学生们个个踊跃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气氛十分活跃。

随后,干警们走上街头巷尾,通过发放宣传彩页、现场答疑解惑等形式,向过往群众详细讲解“家长防子女被拐”等安全防范注意事项。现场共发放宣传彩页100余份,答疑解惑20余人。

近年来,宁津法院通过成立少年家事综合中心,联合县教体局、县民政局、团县委、县妇联成立涉诉“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室”,担任“法治副校长”,组织开展“送法进校园”等各类活动,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障贯穿工作始终。今后,宁津法院将持续做深做细做实未成年人保障工作,进一步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拓宽渠道,不断探索司法保护举措,增强普法宣传力度,筑牢未成年人立体司法保护网,让祖国的花朵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