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审判执行业务 > 典型案例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法院长寿湖法庭以“防、治、解”促民间借贷纠纷治理 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17日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法院长寿湖人民法庭辖区横跨长寿区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近年来,随着“长寿柚”“长寿橘”等特色农产业蓬勃发展,各类涉农矛盾纠纷高发频发。长寿湖法庭立足辖区“城乡景、农文旅”融合发展特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特色产业振兴为总抓手,以民间借贷纠纷治理为突破口,形成“防、治、解”工作法,实现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长期低位运行,有力支撑和服务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年来,办理民间借贷纠纷1026件,56.3%化解在诉前,收案和占比三连降,调撤率从47.1%提升至63.5%。2023年被认定为“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工作评估排名重庆市法庭第一,连续三年被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表彰为“先进法庭”。

  一、坚持向前“防”预,系统谋划、端口前移

  一是统筹推进,融入基层治理“一盘棋”。坚持贯彻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以《重庆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条例》为指导,积极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建立综治办、法庭、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协同发力,其他公众、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5 N”民间借贷纠纷预防化解机制。2022年以来,法官指导列席各镇乡村振兴综治会议17次。二是联动排查,用活监测预警“一张网”。接入乡镇、村社网格化管理机制平台,建立“法庭 网格”动态民情网络,联动139名网格员开展民间借贷纠纷隐患排查,重点针对涉“三农”领域高息借款、职业放贷等问题加强衔接通报,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2022年以来,排查涉“三农”领域民间借贷纠纷130余起。三是覆盖走访,抓实源头控制“一条链”。围绕发展农业、建设乡村、富裕农民,进一步形成个案防控锁链,通过走访入户、院坝谈心等形式,了解借款双方经济情况,梳理借贷源起、现实困难及违约实情,确定主观“不想还”和客观“没法还”。对于遭遇重大变故的农户,协调采用展期、分期、减本免息等灵活处置方式,有效保护农民利益。

  二、坚持深入“治”理,完善体系、因案施策

  一是突出“情”文化,打造特色治理品牌。融合辖区“长于文、寿于和”新时代人文精神,打造“寿乡情理”调解室,结合法庭“情”主题雕塑、“六尺巷”文化墙,推动情理法融合,为民间借贷纠纷预防化解“赋能加码”。推动人力投入、物力配置向农村倾斜,邀请25名本地人大代表、2名专职调解员入驻法庭,建立“六推工作法”即推选入库、推心调解、推诚接待、推门随听、推导说理、推敲类案,指导调处民间借贷纠纷240余件。二是实现“联”互动,构筑分级治理模式。开展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与56家基层治理单位在线对接,就地化解民间借贷纠纷。聘请150余名村社干部、人民调解员等担任法庭联络员,依托便民诉讼服务站点,采取“组-村-镇-庭”四级联动分级化解模式,力促36件借款购买柚苗的民间借贷纠纷止于未诉。三是开展“类”分析,形成靶向治理样板。推动发展“长寿柚”“长寿橘”等富农产业,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对民间借贷纠纷按照区域、群体分类开展调研,就夫妻共同债务、保证担保等情形分别进行论证提炼,形成具有本地农业农村特色的《民间借贷解纷指导手册》,对80余名专兼职调解员开展专题培训,指导民间借贷诉前解纷170余件。

  三、坚持长效“解”纷,以文促治、依法履职

  一是跟踪问效,促进纠纷实质化解。建立民间借贷纠纷案后回访机制,对涉乡村产业发展及可能诱发衍生案件的纠纷进行标注形成“回访清单”,促推胜诉农民权益及时兑现;落实好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对回访发现因借贷存在返贫致贫可能的,争取救助资金4.8万元;从方便当事人角度,积极推进法庭审理案件直接执行工作机制,督促当事人自动履行,实现矛盾纠纷实质化解,近三年民间借贷纠纷自动履行率达60.5%。二是引领示范,浸润诚实守信新风。利用“车载便民法庭”等载体,将庭审现场搬到邻封镇、长寿湖镇等长寿柚核心产区,选取民间借贷纠纷典型案件,通过巡回审判以案释法60余场,开展“讲诚信、守法治”主题法治宣传40余次,发布典型案例5期,倡导树立“诚实、厚德、守信、担当”理念,提高群众诚信水平和风险意识。三是数助决策,解锁乡村善治密码。围绕虚假诉讼、高息借款纠纷等治理制发参考报告,提出规范投融资行为等工作建议,回复率100%。靠前设立5个“寸心驿”诉讼服务站、6个“法润寿湖”法官服务点,协助街镇党委政府创建2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3个“巴渝和美乡村示范村”,助力15个村被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官网

编辑:运维人员
关闭

鲁公网安备 37050202370889号

版权所有: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府前大街79号-1 诉讼服务中心电话:0546-6387621 诉讼服务热线电话:12368 邮编:257091


  • 微博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