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青春之河

读《北方的河》有感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05月15日   作者:

  最近,在图书室整理图书无意中看到王蒙关于张承志《北方的河》的评价,他说“看过他写的河,我想你他妈的三十年别想再写河了”。虽是戏言,但也说明了王蒙对这篇小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也令我想起高中时第一次看《北方的河》的情景,当时对这篇小说的着迷和感动,今天想来还依然清晰。

  小说讲述了一个年青人放弃了原来的专业和分配的工作,坚定的选择和追求自己喜欢的人文地理专业,为考取人文地理专业研究生而去考察北方大河以及途中发生的故事。文中描绘了包括黄河、无定河、永定河、湟水、额尔齐斯河和黑龙江等气势雄浑又各具特色的北方河流,记录了主人公考察河流、复习考研、照料母亲、为准考证奔波、与女记者分手等经历,表现了主人公的追求、探索和选择等逐渐成熟的心灵的历程。

  作者将对河流和人物的描写融合在一起,河流拟人化、人物河流化,而不管是河流还是人物都直入人心,让人感动于北方河流的磅礴、包容、坚韧不拔,感动于人物的勇敢、执着、昂扬进取。小说洋溢着高昂、明朗、振奋人心的格调,读来让人心潮澎湃,深受鼓舞。掩卷回味,也感慨收获良多。

  《北方的河》让我明白理想和目标的重要意义。现在和理想、目标,就像琴弦的两个端点,两边都有了才能拉近琴弦,弹奏出精彩的人生篇章。坚定不移的朝着理想和目标而奋斗的过程是充实和幸福的。而前进途中遇到的困难、坎坷,正是对我们的磨练,促使我们更加成熟。这方面小说主人公给了我们最好的说明。文中“他”坚定的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人文地理专业,为了这个目标他跋涉于晋陕的高原、河谷调查伟大的黄河,他还决心走遍西自额尔齐斯河、东至黑龙江的勾划半个中国的北方河流。复习考研的途中准考证风波没有拦住他追求理想的脚步,女记者的“背叛”也没能使他消沉,家里窘迫的现状同样也没有使他屈服于现实。他以一个不屈的 “战斗者”的姿态,抗争现实,奋勇前进。这一个个的挫折和困难使他慢慢成熟,使他最终理解了“永定河没有屈服”。

  《北方的河》给予我们反思和鼓舞,提醒我们青年人应当努力奋斗,积极的面对生活、创造生活。《北方的河》是一首青春赞歌,表现了一代知识青年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努力,展示了一代青年虽然背负历史的重负仍乐观自信、不断追求奋进的精神。作为当代的青年人,我们似乎缺少了些什么。前两天人民网上看到一篇关于80后是否缺少活力的文章,说面临着包括买房、就业竞争压力、养老等更大的压力,当代青年的主力80后缺少活力。虽然文中最终说明经过调查80后缺少活力这个说法是一个不确定的命题,但相对其他年代的青年人我们确实缺少了些活力。客观现实是给了我们这一代人更大的压力,但是作为青年人,我们不应该被压力压倒,应该拿出我们的勇气,释放我们的激情,化压力为动力勇敢地去拼搏。像小说主人公那样以我们的自信、理想、意志、诺言、莽撞,以爽朗的大笑和有力的胳膊驱逐生活中的庸俗,追求和创造我们想要的生活。我们要为自己负责,在最好的时光里实现人生的价值,留下最精彩的回忆;同时也要为社会负责,作为社会传承的接班人,承担起责任,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我们这代人坚实奋斗的身影。相信我们这一代人也会像小说开头的序言所写的那样:“会有一个公正而深刻的认识来为我们总结的:那时,我们这一代独有的奋斗、思索和选择才会显露其意义。”

  《北方的河》写的是江川大河,也是生活之河,是青春之河,也将是奔流不息的永恒之河。


关闭

鲁公网安备 37050202370889号

版权所有: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府前大街79号-1 诉讼服务中心电话:0546-6387621 诉讼服务热线电话:12368 邮编:257091


  • 微博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