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心即理 |
||
来源: 作者:■姜锐捷 发布时间: 2015年08月25日 | ||
以前读《明朝那些事》的时候,对王阳明的事迹有了粗浅的了解。后来在报纸的连载上看到此书,可读性很强,对王阳明的思想做了全面诠释。 心学,强调生命的过程,提倡人人通过努力都能成为圣人。书中通过对很多例子的分析来解释心学的内容,也确实让人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比如孝顺父母,首先孝顺父母的道理和方法不需要去外面寻求,嘘寒问暖皆是发自内心的;其次心中有这个意念还不能算作孝,必须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而这个体现实际上是你的良知在起作用。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道理在你心中,在行为当中实践它,按良知的指引思考做事。当你的行动和道理不一致时,用良知来纠正。王阳明的心学伴随着他的建功和悟道成形发展,他一生的事业都建立在他的心学基础上,同时也用自己的一生对心学做了完美的诠释。 知易行难,我们知道很多道理,但真正处理事情时却不按照所知道的去做。往往我们作为旁观者时,能够清晰的知道应该怎么做,当我们身处其中时,却开始偏离自己的初衷。真理在你心中,但必须去实践,你才能更深刻的体会这一真理。 在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听过无数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心学不仅是明白道理,关键是去实践。与自己的良知对话,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在王阳明的事迹中可以看到他用心学处理事情的过程。比如,王阳明在江西庐陵县做县长时,当地讼案极多,许多官员都认为是百姓难以管理。王阳明却从百姓角度出发,认为百姓是弱势的一方,如果百姓时常找政府麻烦,很可能是政府出了问题。进而为当地百姓去争取取消了一些不合理的税收。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处理方法并不复杂,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与个人的利益有冲突,因此在真正处理时,产生了很多偏差。 人的力量永远在内心,面对日益纷繁的社会,用良知坚持心中的道理,追求心灵自由,做自己能支配自己的人。 |
||
|
||
【关闭】 | ||
|
||
版权所有:东营市垦利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振兴路83号 电话0546-2521279 邮编:25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