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读书品评会
温故一九四二
  • 作者: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3日

  随着冯小刚电影《一九四二》的热播,我怀着崇敬甚至敬畏的心情,又重新拾起了许久不曾碰触的书卷,认认真真地阅读了一遍由现代著名作家刘震云撰写的这篇史诗性著作《温故一九四二》。

  正如小说的题目所言,故事发生在一九四二年的中国河南省,时值抗日战争困难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已经开始从沿海一路杀进,眼瞅着就要染指河南。屋漏偏逢连阴雨,一场突入其来的饥荒更是让这个自古以来的人口大省雪上加霜。一方面是旱灾与蝗灾祸害的农民庄稼颗粒无收,另一方面却又是政府硬派下来的征粮指标——这头是食不果腹奄奄一息的穷人老百姓,那头却是趾高气昂毫不留情的军官大老爷,孤独与无助的河南子民仅仅是为了寻找生的希望,毅然踏上了遥遥无期的逃荒之路。

  故事中具体的情节抑或人物我想已经没有必要再去缀述。我们总是说在生命面前任何的语言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然而当你合上书本拭干脸颊泪滴时你才会领悟原来哪怕是生命在灾难面前竟然也是如此微不足道——你能想象“一条人命只值两块饼干”是何等的无可奈何吗?你能想象“卖闺女换五斗小米”是何等的有悖人伦吗?你能想象饿莩遍地野狗吃人是何等的惨绝人寰吗?

  不能!我们不能!今天的我们谁都无法体会到当时的那些难民一路上是怎样的无助与绝望,然而仅仅是默默地回首这段历史已足以让每一个华夏儿女泪流满面。一九四二,不仅是一个年份一个时间,更是一道伤疤一处刀口,让我们在夜深人静每每回忆起这段历史时都会隐隐作痛。

  经典之所以能够称之为经典,永远不在于它是何等的标新立异花枝招展,而在于它所能使我们精神产生多大的共鸣以及引导我们进行怎样的思考。我认为这也正是《一九四二》的成功之处,通篇阅读完这篇小说之后,你会发现从头到尾作者都没有过花里胡稍的比喻以及天马行空的结构。相反,作者几乎是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冷静单调地讲述着那段往事,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向晚辈诉说以往的经历一样,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大喜大悲,然而,唯有这样的方式才更容易抵达我们早已被这世俗所浮躁的心灵。

  历史终究是历史,过去我们先人所经历的苦痛已然尘埃落定。但痛定思痛,除了为逝去者默哀祈福之外,我想我们更应该学会反省,铭记我们的国家民族所遭受的耻辱,缅怀我们的骨肉同胞所承受的苦难,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珍惜今天的生活。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幸福,直到你遇到一个比你不幸的人”。温故的意义不是让我们一味地沉浸于伤感,而是要我们学会在如今这个和谐社会和太平盛世之中,时时刻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善待生活、热爱生命!

关闭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建立镜像,转载需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