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行的读书品评会使我重新体会到书中的乐趣,在上学的时候也是看过很多书,包括名著、杂谈、网络小说,但是由于当时的年龄和社会阅历,并不能理解其中所有的含义。在现在看来名著自有名著的好处,但其中的含义是需要细细品味的,而很多杂谈却是简单明了的说出了要表达的含义。在如今忙碌的社会中,读书已经变得不是那么流行了,但这类简单易懂的书在随意闲读中,能让所有人一下明了其中含义从而引起心灵和精神的升华。现就《你若盛开 清风自来》这类书来解读一下。 《你若盛开 清风自来》单就题目而言是唯美的,但是却不能一下子让人理解到这本书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内容,而翻开此书可以看到一句话“浮躁世界里的安心之道”从这句话可以很容易联系到,本书的作者是想简单的表达在今下的社会中,需要这种心灵上安静。 现在大多数都市人习惯将自己的问题推给社会感慨“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感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心不安宁源自外界的不安宁。但究竟是这世界太喧闹,还是你的心太吵?事实上,这一切源自我们不知道该把自己的心灵放归何处,一个漂泊的心总是让人感到无所适从。其实,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安放心灵的居所,也就是安心,这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生活智慧,也是一种生命觉悟,心安了边能认清自己的清净本体,让心灵不再彷徨;心安了,全然宁静的那一刻即知即见内心的花团锦簇,幸福便不再遥远,无须跋山涉水、上下求索。这正是《你若盛开 清风自来》这本书为了心安的前提,同时提出了4种心安的状态,下面就4种状态来仔细解读一下。 第一种“做智慧的人 ,行云流水人生”。行走在繁华都市中,人都是需要一些智慧的,有智慧的人,心态平和、内心平静,能以一颗包容之心看待万事万物,并善于用“第三只眼睛”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幸福。何为智慧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但怎样去做智慧的人呢?书里给出了3个解释:平静的心灵是智慧的的珍宝;接受残缺,在宽恕中忘掉遗憾;把平凡的生活笑成一朵花。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在心安之道中智慧的见解。世间万物都皆有心,天有天心,天心静,则万籁俱寂,幽然而静美;人有人心, 人心静,则心若碧潭,静如清泉,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受到外部冲击,若做智慧的人就要使心安住于平静的状态,从而不想外追逐。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心静自然凉这个典故,在天气酷热的一天,唐朝诗人白居易前往拜访恒寂禅师,却见禅师在房间很安静的坐着,白居易就问:“禅师!这里好热,怎么不换个清凉的地方?”禅师说:“我觉得很凉快呀!”白居易深受感动,于是作诗一首:“人人避暑走如狂,如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热不到,为人心静身即凉”。就像现在处在喧闹都市的我们,时时刻刻被影响着,只有心静了才能不受到各种影响,来处理好各种事物;每个人都都追求完美的权力,并且都想把任何事情做到完美,但是无法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完美,任何事物都是有缺憾的,而面对这一缺憾,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平静地接受不完美的现实,不计较,不懊恼,怀着一颗包容的心看到一切。拥有这种轻松、满足的心态,我们才能生活的更好;平平淡淡,悠悠闲闲,随意笑,随意嗔,无须别人的深沉的仰视,静静地迎送每一天的朝霞和夕阳。这虽然是平凡也是韵律悠长的生活,生生不息的生命,这所需要的仅是一点点耐心与坚持,只要亲自实践,你我都能让平凡生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是这种平凡也能不平凡。 第二种,做幸福的人,一次落花两样情。生命最高境界是什么?那应该是做一个幸福的人。幸福是什么?怎么才能幸福?其实幸福没有绝对答案,关键在于我们的生活态度。 “聆听生命,让身心安住在当下”过去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历史,而将来又无法捉摸,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只有现在,放下对过去的牵挂,放下对未来的执着,在当下的每分每秒活的充实,让今天充满了优美和尊严。活在当下,聆听生命,便活出了幸福; “爱是幸福大道的铺路石”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认同,被肯定自己的价值,获得别人的重视和赞赏,爱的功能就在于此,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重要和奇妙。爱,是心灵的归属,生命的方向,当我们选择了爱,世界便因为我们而美丽; “感恩经历,追逐明天的幸福”有些人总是在抱怨上天对自己的不公平,为什么自己会遇到如此多的坎坷与磨难,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正是这些基于教会你勇敢和坚强,是你体现自身的最大价值。我们走过的泥泞,总有一天会变成一条美丽的路。 第三种“做慈悲的人,点亮心灯的善缘”凡世中熙攘纷争,做人要慈悲大爱;发自内心的关怀别人,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温和宽容地对待一切。慈悲之光胜过千言万语,它能点亮众生深处心灯,是心灵之间的间隔与怨恨顿时消失于无形。 “倾听是一种慈悲,一种修行”当你倾听一个人谈话时候,分享他内心情感的时候,你就给彼此的心灵都注入了新鲜的氧气。在倾听过程中报以同情和关注,你就是一个慈悲的付出者,你也因此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把慈悲的力量,化为同理的心量”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是换位思考,培养自己的同理心,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立场处理问题。如此,你也就不知不觉中脱离了平庸和俗气。 “以忍灭嗔,温和宽容地对待一切”作为一个都市人,人际交往是必不可少的。然后交往过沉重,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冲突、利益等问题。此时最好方法就是以忍灭嗔温和宽容对待一切,于是所有的愤怒、怨恨、痛苦等都将化解,愉悦之感就会由心底油然而生,心境如阳光般灿烂明媚。 第四种“做快活的人,境随心转得自然”很多都是人抱怨烦恼接踵而来,心灵被搞得愁云密布。这时候,我们是否需要一种心境呢。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事无好坏,随心变现。如果我们一直保持好的心情,凡是积极乐观待之,那么即使遇到再大的难题也可以安然处之,不生厌戾之气。 “活着不是为了生气”只要是人,就一定会生气,但是怒气往往会蒙蔽理智,意气用事,可能让快乐、幸福,甚至生命因为不值得的人或事毁于一旦。生气百害而无一利,若能静下心来克制情绪,那么境随心转,便能减去一份痛苦和煎熬,感受受到美好的生活。 “调整脚步多往阳光处走”生活快乐与否,完全决定于个人的心态。你的态度,决定了你一生的高度。生活中难免遇到烦恼和痛苦,但是加入我们换种角度,换个心态,调整脚步多往阳光处走走,以阳光的情怀开袋一切,那么就会发现,事实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糟糕。 “安心做自己,不必太计较”修心之路人人不同,不用比较,自己上路就可以。至于结果如何那都是你自己选择的。不过,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羡慕,嫉妒,恨!”一种人生态度,其实可以转变成“努力、奋斗、拼博”安心做自己,追寻属于自己的生活,不要一直去盲目追寻他人的脚步,活出自己的风采。 人总是想诗意的生活,然而生活里的烦恼很多,使心灵无处安放,通过读此书来感悟生命,尤其是在遇到相同困难的时候,来读相对应的心灵感悟,从而感觉豁然开朗,可以再这本书中寻找心灵家园的及时良药,以此为红尘中的烦恼众生们来获得一抹清醒,在现在沉浮中寻得清凉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