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滨州日报​惠民县法院“牵手”学校 为青少年撑起“法治晴空”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30日

近年来,惠民县法院积极探索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模式,与学校深度“牵手”,以沉浸式体验、互动式沟通、常态化教育为载体,为青少年撑起“法治晴空”。

模拟法庭解锁“沉浸式”学法

近日,一起改编自真实案例的故意伤害罪案件在临时搭建的“校园法庭”里模拟开庭,惠民一中学生化身为法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等角色,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模拟庭审,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规范严谨,高度还原了真实的庭审场景。

惠民县法院刑庭副庭长王珍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精彩表现,同时针对庭审过程中的细节进行了指导,并深入讲解了具体法律条文,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法治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法官信箱”架起沟通桥梁

在模拟庭审之外,惠民县法院法治副校长工作再添新举措,一批“法官信箱”在辖区15所学校正式挂牌启用,架起了青少年与法官之间的“连心桥”。“法官信箱”悬挂在校园内学生触手可及的位置,法治副校长负责每周收集来信,并将针对学生们在信件中反映的问题给予专业、及时的解答。惠民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永峰说:“信箱的设立,让法治教育有了更温暖的打开方式,希望能够有效推动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从‘单向普法’到‘双向互动’转变。”

“常驻课堂”照亮成长之路

近日,在惠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法治课堂上,惠民县法院辛店法庭副庭长郭娟娟结合典型案例,向学生们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2024年以来,惠民法院在辖区校园设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选派各业务庭中层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定期走进校园开展“订单式”普法,法官们通过互动问答、情景剧演绎等形式,让严肃的法条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此外,惠民县法院还组织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师生走进法庭旁听真实庭审,零距离感受司法威严。据统计,2024年以来,惠民县法院累计举办法治课堂18场,指导模拟庭审2次,组织庭审观摩3次,覆盖师生2000余人次。

“法治副校长不是‘挂名’,而是实实在在的‘护航者’。”王永峰表示,将持续深化“常驻课堂”机制,推动法治教育从“偶尔参与”转向“长期陪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注入法治正能量。

关闭

版权所有:滨州市惠民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环城南路39号 电话0543-5327030 邮编:251700